

秦皇岛地处我国河北省东北部,傍渤海,倚燕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地理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秦皇岛自古既是风景胜地又是军事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畿辅咽喉”“两京锁钥”之称。历史上有数十帝王和无数文人骚客来过这里,或吟诗抒怀,或作赋咏志。进入新时期东方风来满眼春,秦皇岛正以新的姿态喜迎四海来宾。
秦皇岛溯源秦皇岛之名的起源是地指今海港区东山,在250年前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岛屿,直到19世纪末,随着港口的建设,岛屿才与大陆相连,成为大陆的一部分。秦皇岛因秦始皇东巡至此而得名,考古工作者在北戴河金山嘴发现并挖掘出规模宏大的秦代行宫遗址。
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有了原始人居住,到新石器时代,境内的古人类活动已相当广泛。殷商至西周时期,秦皇岛属孤竹国中心区域,孤竹国国都就在今卢龙境内。到春秋战国时期,秦皇岛为燕国最富饶之地,这时出现的古碣石港,是燕国重要的通海门户。秦汉至三国时秦皇岛属辽西郡和右北平郡。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至此,令徐福率三百童男童女下海求仙,并刻《碣石门辞》以纪功。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封禅之后之罘(今山东烟台)跨海到此,并修筑“汉武台”。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伐乌桓,在回师途中,留下千古传诵的《观沧海》诗篇。北魏太安三年(457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浚东巡平州,登碣石山,大飨群臣于山下,“该碣石山为乐游山”。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征高丽,班师回朝途经于此,亦临碣石,凳望海台,赋有“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的诗句。
明大将徐达,屯兵15000人,修筑长城,建山海关等三十二关。此后,山海关逐步成军事要塞,有天开海岳,雄襟万里之势。明代戚继光、袁崇焕等人先后在这里镇守戍边。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与辽东总兵吴三桂大战于此,吴三桂引多尔衮带清兵入关。伴随着清兵入关,包括如今外蒙、库页岛、外兴安岭以南、东北全境、东海以西的广大地域就带入了中华名族的版图,这大大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最后一个鼎盛的王朝———清。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6年)矿务大臣张翼奏准开秦皇岛为商埠,开始修建运煤码头并对外开放。由此,大量“洋人”涌入,使北戴河在清末及民国繁盛一时,成时尚之地。遗留下来的洋房别墅,凝固着那一段历史,记载着昔日的辉煌。
几十万年人类生存的足迹和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形成了秦皇岛灿烂多彩的文化内容,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既是秦皇岛悠久历史的佐证,同时又为秦皇岛增添了特有的旅游人文景观。
世界能源输出大港历史上的秦皇岛港 秦皇岛沿海地区自古就是中原地区通往东北的主要交通要道,而港口的形成则始于春秋时的碣石港,距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燕国社会经济繁荣,“四海咸通”“扬帆直指”,古碣石港成为其通海门户,与齐(今山东)、辽东、高丽(今朝鲜)和日本均有海上往来。在此以后秦皇汉武东巡碣石、魏武曹操北伐乌桓,东晋后赵海上军事运输,继而北燕大规模海上移民迁徙,隋唐时对高丽频繁征战,都是以碣石海港作为重要的转输港口岸。经过1500多年的发展,碣石海港逐步成为北方著名的港口,呈现“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帆樯如云,舢舻相接”的繁荣景象。
今日秦皇岛港秦皇岛港以不淤、不冻、海阔、水深、浪小等优越的自然条件闻名于世,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能源输出港,是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港的第二大港口。在环渤海经济圈内,它与大连、天津港成鼎足之势。
中国最大的“玻璃城”
秦皇岛玻璃生产历史悠久,耀华玻璃厂从建厂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1922年3月周学熙实业集团与比利时乌得米财团在中国合办“耀华机械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总厂设在秦皇岛。1924年建成投产,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玻璃的工厂。
1936———1945年,比利时人将股权转售给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耀华玻璃厂由中比合办时期进入到中日合办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工厂玻璃产量逐年下降。抗日战争胜利后,耀华玻璃厂的日方股份和少数附逆的中方股东股份,被国民党接收,从此,耀华玻璃厂进入官商合办时期。时逢内战,局势动荡,交通受阻,玻璃产量不断下降。后经建国后六十余年的发展,秦皇岛已形成了集设计、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玻璃工业体系,是全国最大的玻璃工业基地。全市平板玻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铁路桥梁制造基地山海关桥梁工厂是国内最早的铁路桥梁制造企业,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式成立。清光绪二十四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898———1900)为京张铁路制造全线铁路钢梁。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制造的2孔京山线金溪河跨度为62.85米铆接下承钢梁是解放前工厂生产的最大跨度钢梁。秦皇岛解放后工厂规模不断扩大,钢梁制造能力大幅提高。其完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的大中型桥梁制造任务,为我国桥梁建设史上谱写下一页页光辉篇章。山海关桥梁工厂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工艺水平最先进的现代化钢梁制造企业,是中国铁路桥梁制造工业的中心,被誉为“钢铁长城诞生的地方”。工厂制造的桥梁遍及全国各地,一架架钢铁长虹,飞跨神州江河山川,使“天堑变通衢”
秦皇岛时至今日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留下许许多多名胜古迹,每一座矗立的千年建筑和废墟遗址都记录着深远浩大的历史,都是艺术巨匠的大手笔,宛如一座露天的博物馆。如今的秦皇岛,正如她的“母亲”一般,在柔和的春风中,在和煦的阳光下,展开腾飞的翅膀,志在高山,志在大海。燕山上的雄鹰追寻蓝天上的白云,渤海湾的海鸥衔来碧海中的浪花,秦皇岛正在这“希望之地”建一座“活力之城”、“浪漫之都”。
世界上的海滨有千万个有长城的只有我一个世界上的长城有万里长有海滨的只有我一个在万里山川万里海疆的交汇点上有一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有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这既是你的也是我的———秦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