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当我们经历了高考,在密密麻麻的高校列表里,找寻一个自己倾心的大学,“专业”就像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小孩,悲伤地不被许多人们重视与熟知。也许,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郑重填下的专业究竟学的是什么,又或许,我们只想进一个自己最理想、最能被接受的大学。至于专业,就这样暂时地被搁浅了。
高考成绩中的无奈或许可以在某一刻被扭转,填报志愿中的茫然或许也可以在某一瞬间豁然,认真地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把握学校提供的机会,用努力与拼搏创造自己的转折点,打造出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郭洋洋(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转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我是一个理科生,当初也就自然而然地填报了工科专业,选择中传是因为北京离家比较近。
在这种自然与未知的状态下,我开始了大学生活,但是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慢慢发现自己对工科专业越来越没有兴趣了,而自己从高中开始真正感兴趣的是关于影视文学的东西,这一切激发了我的思考:自己想要走的路到底是什么?
和父母商量之后,我决定要转专业,无论能否成功,自己也要做最大的尝试与努力,把握这个转弯的机会,也许真的可以走上自己向往的旅程。
我为转专业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那天,我带着紧张感走进了面试的考场,自我介绍之后,老师还问了我几个问题,类似为什么选择戏文这个专业,平时看的书和喜欢的电影之类的,我说我对这个专业很有兴趣,而且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潜力。
其实,在转专业的考试结束后,我对自己的成功把握并不大。现在想来,很庆幸抓住了这次机会。
大二开始,我到了新的专业学习,认识了许多新的同学,刚开始和大家不太熟,有些拘谨,但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由于文科课程比工科要少得多,再加上自己的兴趣,学习方面基本没有任何问题。
对想要转专业的同学们,我想说,首先必须要考虑清楚自己是不是有转专业的必要,到底要转去哪个专业,决定了以后就要早作准备,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李润达(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转入新闻学专业)
兴趣促使我下决心转到新闻系,就这样,我开始为转到向往已久的新闻系做准备了。
首先,我联系了06级转专业成功的师哥,了解了一些转专业考试的流程、内容等方面的信息。然后,在师哥的推荐下,我读了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虽然我们这一届转专业考试的笔试对专业知识要求不再那么高,但读了新闻理论方面的书籍以后,答题就更有理论性和专业性。
08年9月,我成为了07新闻的一员。虽然风景总是远处的最美,到新闻系上课和想象中仍然有一点差距,可是至今我仍然认定,转入新闻系是我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面对比自己多学了一年专业知识的同窗们,我感受到了压力。但是,压力马上变成了动力。时间紧、课程多,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仍是最大的挑战。仅上学期期末,我就写了近三万字的论文。本学期,还要补修五门专业课。有时候,课程时间发生了冲突,我就只能轮着上。虽然休息时间减少了,课业负担加重了,我却为能学习自己喜爱的学科而倍感满足。
我觉得转专业涉及到日后的职业生涯,必须谨慎。很多同学转专业还是很盲目的,甚至因为一些小事而意气用事。在决定之前,必须先认清目前的专业是否真的不适合你,再比较深入地了解一下你要转入的专业。当你确定要转去那个专业后,最好能找到转专业成功的师哥师姐,向他们咨询一些意见或建议。但是,就算转专业成功,也不要落下本专业的课程。因为只要有一门功课挂科,就算转专业考试通过,也永远与心仪的专业无缘了,这样的先例也是有的。
张橦(08行政管理)
我现在学的是被调剂来的专业,自己不太满意,一入学就一心想转,一直抱着这个希望,等到今年三月份,学校的网上公布了消息。我对想转的英语(国际新闻方向)非常喜欢,因为我一直对英语很有兴趣。
4月8号,我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转专业考试(先面试,再笔试),在这之前我准备了很多。因为是英语方向,主要是按照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要求做的准备,为英语面试准备了自我介绍,平时看了一些英文报纸。准备了两三周的时间,很认真地在准备。
今年的英语(国际新闻方向)只要两个人,报名的有十四个,所以这个比例是很小的。希望看上去很渺茫,但是即使过不了也没有关系,因为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转专业成功了,我会尽力适应,下大功夫把落下的一年的功课都补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一直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不断努力,不断前行。 (王洋申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