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苏斌宏:

“有机会就要把握”

2010-04-26    




  最近,在管理学院,很多师生都在讨论着这么一个人———沙盘协会副会长、08营销学生苏斌宏。在上学期的中国青年创新大赛之创意营销策划比赛中,苏斌宏获得全国冠军,并得到一万元的奖金。一个大二学生何以能在这种高手云集的大赛中脱颖而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苏斌宏。
  采访中,谈起刚刚过去不久的比赛,苏斌宏脸上的表情却相当平静。“比赛最大的收获不是荣誉,也不是奖金,而是这个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苏斌宏这样告诉记者。
  09年9月,苏斌宏和专业的几位同学成立了“卓越新联合”团队,开始在校内实战他们的“INKER印客开拓高校个性T恤市场”创新商务模式项目。在随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和厂家联系、洽谈、合作,为09级新生班级提供个性T恤定制服务。在依赖“电子商务服务于线下营销”的模式下,他们顺利实现了网络店铺的线下市场开拓。在这段时间的实践中,苏斌宏有了实务操作的基础,也为后来的比赛找到了项目和素材。
  T恤班服项目将近尾声时,苏斌宏得知中国青年创新大赛即将开赛的消息,便有了参赛的念头,因为他觉得自己正在进行的T恤班服项目就是一个可行性很高的项目。“我觉得自己行,为什么不试一下呢?”苏斌宏认为只要有机会就要去把握。
  确定了参赛项目,苏斌宏开始着手准备比赛。除了学业和沙盘协会的事务,苏斌宏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比赛上。对他而言,作品最困难的部分就是文案编写,因为此前他没有做过完整细致的策划方案。当时苏斌宏甚至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结构格式来表现自己所想的创意主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苏斌宏从图书馆抱回了一大摞关于编写营销策划的书籍,从头学起。此外,苏斌宏还上网查阅了大量优秀文案作品,碰到有疑问的地方就向管理学院老师请教。枯燥乏味的文案编写工作长达一个多月,需要很大的耐性和缜密的思维。苏斌宏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花两三个小时坐在电脑桌前推敲着每个字,力求文案言简意赅;计算着每个数字,力争计算精确无误。“当舍友爬上床睡觉时,我还得小心翼翼地敲打着键盘,编写文案,当时做得都有点抓狂了,但我终究还是坚持下来了”,聊起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时,苏斌宏脸上却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文案编写结束后,剩下的工作变得轻松和顺畅。后续的完善工作在十一月中旬顺利完成,参赛作品《电子商务线下营销———实战开拓高校个性班服市场》就此诞生。作品上交后,在第一轮的网上投票中,苏斌宏的作品在近两百份作品中排在第30名,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留言鼓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苏斌宏吸取网友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了作品,在参加第二轮比赛前,苏斌宏觉得作品应该能进入前五名。“没想到能够跃居第一名,当时我还打电话到组委会再次确认”,苏斌宏笑着说。苏斌宏一直力求自己的作品更有实践性,也因此得到了评委“作品简单易懂,可行性高”的高度评价。
  “平时沙盘模拟操作中,他是最投入的一个”,沙盘协会成员的评价道出了苏斌宏成功的原因。记者了解到,在每周进行的沙盘模拟操作中,苏斌宏总是一丝不苟,积极和队友合作。此外,苏斌宏还积极参加了校首届“ERP企业经营模拟对抗赛”、第三届校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并都有斩获。正是平时点滴的积累,使得苏斌宏在面对成功机遇时是个“有准备的人”。
  苏斌宏的职业规划是从事营销广告的平面设计工作。虽然在广告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但已经用比赛的奖金报名参加培训了。他相信,只要肯努力,能坚持,再困难的问题都能克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苏斌宏获奖不是运气和巧合,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和敢于把握机会的勇气所造就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苏斌宏将会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本报记者 陈艺辉 黄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