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 - 《三峡大学报》
科学谋划学校发展蓝图■政策研究室
(上接一版)学校在编制“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同时,将同步编制“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队伍建设规划、教学质量建设规划、科技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规划等子规划。
编制规划应把握基本原则。坚持理论规划与先行先试相结合的原则,为学校整体规划提供强大动力和科学样本;坚持经验总结与学理提升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总结我校“十一五”规划实践经验,剖析改革得失成败,又开展学理研究,形成关于三峡大学科学发展的系统认知;坚持总揽全局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的原则,要全面统筹学校人才、科技、基建、学科、制度建设,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方向重点突破;坚持宏观规划与微观操作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要体现整体性、宏观性,在外延上能够统筹学校各项事业的整体发展,在内涵上要明细政策实施细节。
编制规划要做好前期调研。一方面通过充分酝酿、深入调研与科学论证,对宏观的发展思路和框架进行深刻思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阔思路、集思广益,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准确认识我校自身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明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抓紧时间,迅速行动,制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时间表。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员工的作用,要把编制“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过程当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定位的过程,把学校的发展目标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纵向与横向结合的比较研究,找出发展差距,找准“十二五”期间发展的突破点。
规划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指导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因此,在“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注意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的凝练问题,协调好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加强综合与强化特色等方面的关系;要注意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的问题,协调好内涵与外延、前瞻性与适应性,以及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速度之间的关系;要注意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抓住重点、保证效率为经费保障条件;要正确处理编制规划工作与目标管理工作、重点工作、日常工作的协调关系,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校的行动纲领、发展航标。我们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群策群力,制订出一个让师生满意的、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