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保持晚节 奉献余生
作者:刘辉 张龙仁
本文介绍了清明节和学校纪念活动的相关情况,强调了离退休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建议。同时,文章还强调了离退休老同志在晚年仍需注意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的重要性。
4月初的第一个节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此时,我们离退休老同志、老干部缅怀和祭悼革命先贤的最好行动,就是要继续做到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天天进步不懈怠,加强自身努力实践,并引导教育祖国下一代,教育他们要永远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实际行动,使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永不停步,后继有人。
当前,在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两会”精神的鼓舞下,我校党委为实践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确定了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学生成长年”,即将开展以学术活动为主线的合校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由此,我们将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改进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新形势、新任务对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在内的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离退休老同志是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者和教育者,因此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应搞好自身建设,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大学生处理好 “生存与发展,做什么人,怎样做人,为什么人”的一些根本问题;应该发挥思想政治、知识经验等特长和优势,引导学生进步,为培养党放心、人民满意的一代新人老有所为。
在开展“关注学生成长年”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很多,也较复杂。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和谐发展。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引导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求实创新,健康成长。让学生们不做庸才、不做废才,而是立志成为有用之才、创新之才、精英之才。
历史和现实都一再告诫我们,只要把个人生活、工作、学习、实践和党、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不会迷失政治方向。要想做到这一点,离退休老同志就必须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上、政治上、行为上构建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还要从实际出发,在晚年仍然要坚持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成为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诚实践者,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对参与学生的文化活动,关注下一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使其在思想政治、道德行为、法纪观念、知识经验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提高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万里长征始于足下,凡事都要从头做起。离退休老同志虽已年过花甲,身体多病,但只要我们在晚年肯动脑、勤动手、管住嘴、迈开腿,即注意读书看报学习、思考问题、热爱生活,适当劳动和运动,就会健康长寿,这就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信我们在革命先贤精神激励和鼓舞下,沿着烈士的足迹,追求理想,以实际行动从大局出发,开展好各项工作,保持晚节,奉献余生。促进我校和谐、稳定和发展,为新吉大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第一作者系离休老干部、教授、校关工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