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报

夏家店下层文化

2010-03-22     浏览(233)     (0)

本文介绍了内蒙古赤峰市征集的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文物,包括石凿、筒形陶鬲、骨笛等,这些文物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500年,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辽西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国家发展的第二阶段,居民多在沿河两岸的高地选址建造房屋,用打制和磨制的工具种植粮食和其他作物,制作陶器的技术独特,富有特色。青铜器技术先进,保持了独有的特点并与其他文化有很好的交流。







①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BC2000~BC1200)石凿内蒙古赤峰市征集长4.4厘米 宽2.8厘米 厚0.6厘米②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BC2000~BC1200)筒形陶鬲内蒙古赤峰市征集口径17.2厘米 通高26.1厘米③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BC2000~BC1200)骨笛内蒙古赤峰市征集长12.3厘米 宽2.6厘米 厚0.8厘米


  我校博物馆收藏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文物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500年,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辽西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国家发展的第二阶段,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做出了杰出历史贡献。
  那时的居民多在沿河两岸的高地选址建造地面式或者半地穴式房屋。他们用打制和磨制的铲、斧、刀、锛、凿等种植粮食和其他作物。动物的骨骼则被磨制成刀、锥、镞或者精美的装饰品,甚至用来占卜。他们制作陶器的技术非常独特,陶器中筒形鬲为典型器物,富有特色,是其它文化所没有的。青铜器主要是耳环、指环、杖首等小件物品,但已掌握用内外范铸造薄壁铜器的技术。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西辽河地区独立发展和延续下来的早期青铜文化,它同中原文化相比,不仅不落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为先进,这表明夏家店下层文化不仅保持了自己独有的特点,还与其它文化有很好的交流。 图/校博物馆 文/陈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