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烟台大学 - 《烟台大学报》

生活

——感《蜗居》

2010-04-01     浏览(241)     (0)

记者团   刘芳

    灯花犹灿,茶烟渐冷,发生在大都市的悲剧,夹杂着人情人性扭曲的悲哀,《蜗居》这部贴近居民生活内情的作品,震动了每一个感受着社会悲哀的人。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呼声高涨,可能正是因为它切合了当代中产阶级的心理。
  亲情、爱情、友情,物质和幸福看似没有半毛钱的概念,变得如此纠缠不清,海萍海藻围绕房子所产生的一系列感情纠葛,暴露了中产阶级白领光鲜外表下的无奈和被压迫,海藻和宋思明的沦陷,一场背负汹涌情欲和罪恶感的漫无尽期的放逐。爱与不爱,界限早已不明晰,那些所谓的道德底线,也只不过是安慰自己放纵的借口罢了。
  海藻,带着小家碧玉的性格,闯进小贝和宋思明心里,直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到底是海萍的两万块钱把海藻推到了宋思明怀里,还是海藻的心冥冥之中主动想靠近。已经不知道该唾弃她,还是该理解她。面对天真的大男孩小贝,还有成熟稳重的宋思明,这是一场青春与金钱的对视。而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在海藻放弃了与小贝的感情之后,就演变了。嫁给谁不重要,看你是不是能嫁给生活,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亦不是晚饭后围绕小区的几圈散步,而是那厚厚一沓钞票背后的安全感,是那一套可以自由呼吸的房子……价值观,在之后的海藻看来,与金钱权势已摆脱不了关系。
  现实有时就是这样苍白,即使再灿烂的想象,在直白的社会现实面前也会失色。有一扇门,一旦迈进去,将很难走出来。所以,任何对未来的向往都不能偏离现实的跑道。幸福离不开人的那些欲望,当然也离不开物质,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幸福是物质与欲望的平衡,而不是超越。这个世界是现实的,这是不可更改的。这一点海藻好像看得透彻,但殊不知幸福和悲剧其实只在一念之间,明了心中幸福感的涵义,享受平平淡淡的幸福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昂起头,多看看我们的灿烂生活,辨别好方向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不是世界变异了,而是我们无法逃离这个物质的漩涡。其实没有确切的对与错,仅仅是因为巧合,或者说是偶然中的必然了。
  若干年后,步入社会、接受现实的我,能否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去支撑起一个叫“生活”的负担,我想这就是我从《蜗居》中反思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