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林昌
抵达山东代表团驻地的当天,宾馆服务员就告诉我,有一位全国人大的同志找我好几次了。当时我想可能搞错了,因为我在全国人大机关并没有熟人。晚上十点多,房间电话响起,传来了一声激动的问候:“江老师,您好。”对方说,他是烟台大学的毕业生,名叫王庆林,在校时曾听过我的课,目前已在全国人大工作两年。因为知道我每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所以最近两年一直希望能在会上见到我。听后,我也很高兴,便预约第二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议休息期间见面。
十多年来,听我开设全校选修课的学生很多,所以这位早年毕业的烟大学生是什么模样,我根本没有印象。但第二天,当我在约定的人民大会堂休息厅正堂青铜大鼎前等候环望时,他早已认出了我,并远远地快步冲上来,紧紧地拥抱了我,就像远行多年的孩子终于归家见到父母一样亲切、激动。
我们坐在大厅沙发上喝茶聊了起来。原来他从烟台大学毕业后便回泰安乡镇基层工作数年,期间一直坚持读书学习,后来成功考取泰安市公务员。但他没有停步而是继续努力。机会的大门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敞开的。若干年后,适值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他再次如愿踏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这里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他在这里受到我们国家和民族最高层次的政治文化熏陶,思维是全国的,眼光是世界的。作为烟台大学的一位教授,我真心为这样的学生祝福;作为烟台大学副校长,我为自己学校有这样的毕业生而感到无比自豪!
然而,这次相见使我考虑最多的,还是急于把王庆林的成长经历告诉正在就读的二万多名烟大在校生和五千余名应届毕业生。王庆林同学的今天是他昨天奋斗的结果。他没有当官有权的父母,没有经济实力雄厚的亲戚。大学毕业时,他没有想方设法留在城市、找外企,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高高兴兴地去了乡镇,从最基层做起,白天踏踏实实工作,晚上安安静静学习。如果他当年留在烟台,后来也许到不了北京;如果他当年去了外企,现在也许进不了人民大会堂。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只有艰苦奋斗,才可能有收获与辉煌;只有脚踏实地,才可能有进步与升腾。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人,几乎都有一段极不平凡的经历。从世俗的眼光看,不选城市选乡镇,这是自找苦吃。但从人生发展的高度看,这恰恰是成就伟业的必要积累。年轻时多付出一些辛劳,将来终有回报。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此,有抱负、有志向的大学生,最好不要过早追求享受,而应该趁年轻时主动选择到艰苦的环境里去接受锻炼,体察民情,了解社会,激发斗志,磨炼毅力。可惜的是,八零后的许多大学生太难体悟这一人生哲理了。今天,王庆林的成功奋斗经历,已足可以让烟大学生,尤其是即将踏上社会的毕业生们引起深刻思考了。
在本文结束时,我想借用曾经在烟台生活过的已故大作家、大教育家谢冰心老人的一首诗,献给在人民大会堂工作的王庆林同学,也献给烟大的全体同学: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