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睹名家风采,开阔视野;与大师对话,启迪人生”。3月9日晚,中国工程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懋华教授做客新学期首场名家论坛,与广大学子畅谈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
正值全国“两会”召开,汪懋华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发展方式怎么转变”这一命题,结合中国未来发展、民生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等热点,从“三农”着手,深入浅出地阐述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信息科技发展与建设现代农业、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等问题。
汪懋华以“机遇与挑战并存”来概括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发展之路。他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取得明显成效,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率先摆脱金融危机,起稳回升。经济危机提高了我国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对全球化时代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把握机遇就能赢得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思考我国农业发展问题,汪懋华强调,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化必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农艺与农机科学家应该密切结合,通过优化品种选育和作业工艺创新,协力突破农业机械化作业与装备创新的瓶颈性科学技术难题,实现“良田、良种、良法”相结合。
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汪懋华和同学们分享他的成长历程。他勉励同学们要想未来有发展最重要的是勤奋好学和勇于实践,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坚持基础理论学习与勤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把专业学好。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科研、教学生涯中,汪懋华始终坚持“脚踏实地,淡泊名利,勤奋求实,开拓进取”的座右铭,取得了一大批可圈可点的科研成果。如今已年逾花甲,但在他的日程表上,依然满满当当,他说:“我还有许许多多科研创新任务要去完成”。
校长柯炳生主持新学期首场名家论坛。他鼓励同学们倾听“名家”的成长经历、树立远大理想、继承传统精神,努力成为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
党委宣传部部长宁秋娅,信电学院院长杨仁刚、分党委书记高万林、副书记陈昕,团委副书记邓淑娟,以及500多名学生参加了论坛。 (何志勇/文 曲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