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 (左一)看望吉林代表团时寄语吉林大学,祝愿我校越办越好!
本报讯(学生记者 张建综合报道)大地回暖,春风轻拂,一年一度的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两会期间,我校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受到国内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和地方等多家主流媒体就他们对教育公平、人才培养、医疗改革、收入分配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人大代表王江滨:关注民生
几年来,政府通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保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但是在机制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今年我就这个领域提出了一些建议。 《新文化报》
人大代表杜婕:支招收入分配调整不公问题
对于如何解决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杜婕建议在扩大内需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稳定因素,减少社会矛盾。“同时进行收入分配改革,提高非垄断行业人群的收入和低收入大众的收入,相对来说,也是解决高房价、降低住房痛苦指数的一个途径。这一点我们应借鉴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相应地进行分配调整的经验,然后根据国情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东亚经贸新闻》
政协委员孙正聿:谈人才培养、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读书和做人
谈到人才培养,孙正聿委员认为:一是改革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根本原则;二是改变教师形象,努力提升教师“为人为学,其道一也”的人生境界和学问境界,为学生树立人生和学问的典范;三是坚持引导原则,引导学生认同“我到底要什么”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四是努力贴近学生,通过对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学和考试的真正变革,使理论靠近学生,说服学生。《光明日报》
谈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并接受《科学时报》专访时,孙正聿认为,学校同一般行政管理单位最大的区别在于:从管理角度来说,学校有两条线,一条是行政管理,一条是学术管理。对所有高校来说,这两者应该是相对区分开来的。吉林大学采取的措施是,所有校领导都退出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纯粹由教授来组成。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刚成立时,我提出三条:明确职责、坚守原则、以身作则。《科学时报》
当下国人的阅读非专业比例占得太多,特别是大学生,他们把兴趣放在玄幻、惊悚之上,而专业、经典阅读少之又少,谈到读书和做人,孙正聿说:“青年人肯定有多方面的兴趣,有抑制不住的渴望来读书,但青年人应该还有一种自觉,就是要从多方面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要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特别应该有意识地阅读各方面书籍,包括文学、哲学、史学、传记、数理等等,读一些让人头疼的书。没有这种自我意识,阅读就仅仅变成了猎奇或排遣,没有太多的作用。” 《科技日报》
政协委员赵吉光:必须有效维护患者就医选择权
患者选择哪个医生、选择哪个医院就医是其合法权益,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也就是说,患者择医的自愿,不应受到任何外来的干预和阻碍。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赵吉光这样说。
为此,赵吉光建言,应采取有力措施来维护患者就医选择权。首先,应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强调社会效益为主,经济利益为辅观念的宣传、教育。纠正一切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收容病人政策。第二,应从政府层面上规范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扶持、支持政策,禁止建立违背国家政策、法规和病人知情权、选择权为前提的“医疗集团”“合作医院”“协作医院”等。第三,应规范各级医保中心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政策。 (中国吉林网)
政协委员徐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徐涛委员建议说,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坚决执行中小学教师工资改革等相关政策,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在分配编制时,要优先配齐义务教育段学校各学科专任教师,切实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实行教师轮教、交流和支教工作力度。做好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提升学历层次和教学能力。“此外,执法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对于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乱收费行为,要严肃查处。建议物价、教育行政部门联合研究出台收费政策,鼓励新闻媒体参与收费监督工作。” (中国吉林网)
政协委员迟宝荣:着力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应着力改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这对于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迟宝荣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为此,迟宝荣委员建议说,应强化政府行为,完善补偿机制。“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明确社区全科医师的职能定位。完善人才政策,在编制、经费、培训等方面给以相应的政策保障。坚持为群众健康服务方向,维护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中国吉林网)
政协委员孙丰月:支招矿业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问题
“这两年,在吉林大学,与矿业相关的专业毕业生与前来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比例已超过1比15。学校与矿业相关的学院有5个,每年共有1300多名矿业类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按以上这个比例计算,每年有两万余个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前来招聘毕业生。”
孙丰月说,目前要想解决矿业毕业生供不应求问题,关键是用人单位还要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招聘人才难的问题。《中国黄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