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 四川石油报
全员皆为节约“狂”
———江油采气作业区眼睛向内深挖效益潜力纪实
“节约从1开始,把浪费降至为零……”川西北气矿江油采气作业区,墙上,办公桌上,采气井站,员工的更衣间,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警示标语。 井站的《节约型班组书面文档目录》,一项项节支招数跃然纸上;员工们争相讲述着身边的节能增效小故事,节约之风拂面而来。
如何在气田开采后期形势下保障气井持续生产,做到安全环保开采?年初以来,已开采中坝气田37年的江油采气作业区把节能增效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结合中心井站的运行,立足“业务结构调整、生产布局优化、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精细管理和实现价值发展”五个方面,大力推行挖潜增效、节能降耗,在各井站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从点滴做起,从岗位做起,眼睛向内深挖增效潜力。至10月份,该作业区共增产天然气2638万立方米;水量和电能消耗比过去明显下降,其中仅电能消耗与去年同期相比节约37.2444万千瓦时,实现安全生产和节能增效双赢。挖潜在细节作业区的员工以小发明、小革新、小建议为平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让一个个节能小妙招汇聚成金,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7月10日,我们井站停止锅炉运行后,为不影响平稳生产,大伙不断摸索,实施‘按需保温、按时保温、合理调节’。3个多月里没有一口井发生冰堵,比去年同期直接节约天然气40680立方米天然气 (按每小时消耗15立方米);自来水1356立方米(按每小时消耗12立方米)。”中34井中心井站站长柳水平欣喜地告诉笔者。
该站管理着9口生产气井。地层压力降低,各井陆续出水,井口压力降低,常年依靠锅炉运行来防止气井冰堵。随着气井工艺优化的逐步推进,淘汰运行效率低、能耗高的设备,站上员工针对压力高、压差小、环境温度等不同气井生产特点,对气井保温生产工艺采取了节能降耗措施,在保温平稳生产的基础上,井站成本可控费与去年同期相比节约了43276.06元。闪闪“金点子”
更换起泡剂、消泡剂滤网材质,关井复压,降低临井配产……打开作业区团委的“金点子”成果统计表,一颗颗智慧的“金点子”耀眼夺目。
据作业区总团支书记周蕾介绍,含硫井中21井站长万琼针对该井起泡剂、消泡剂加注投运初期,使用的稀释罐是铁质滤网,锈渣常堵塞注入泵,严重影响起泡剂、消泡剂的连续加注和气井排水采气效果,建议将滤网更换为不锈钢材质。这项建议被采纳后,注入泵从2009年5月至今再未出现因锈渣堵塞停泵,有效保障了该井的平稳生产。
青春建功,增储上产。作业区注重发挥青工战斗力、挖潜增效优势,引导他们参与生产谏言献计,从一点一滴小环节上寻找潜力点。今年,生产技术干部孙素芬通过实施“放空+关井复压”、“放空+泡排+关井复压+降低临井配产”等措施,实现中80井、中81井两口井共增产天然气254.9万立方米。截至目前,作业区共征集金点子10余条,有效实施率达90%以上,创效节支万元以上。
工具房的“百宝箱”
走进中20井中心井站工具房,一个个铁架子上整齐有序地摆满了亮洁的阀门配件和奇形怪状的工具。墙角,由废旧铁桶改装的“废品箱”格外引人注目。
“它可是我们的‘百宝箱’,在突发状况下就会派上用场。”当班员工周云兰说。
“这些废旧配件,经过修复组装后重新上岗,仅一个废旧考克就可节省百元开支。”站长李晓红解释道。
“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负责作业区总配气站的文桂兰告诉笔者:“在创建节约型班组中,节约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并潜移默化成为员工的日常行为。‘废品堆里淘宝’已变成一种习惯和责任,形成了人人参与、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良好氛围。”
一项小小的技改,一个小小的建议、一份小小的成果都源自用心,用心则源自对岗位的责任,江油采气作业区人就是用他们对待自己岗位工作的那份责任,诠释节能增效的真谛。 (特约通讯员 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