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 四川石油报

从“金字塔”
到“橄榄型”社会

作者:□王雪梅    
2010-06-12     浏览(501)     (0)

  “收入分配改革”成为时下最沸腾的话题。
  在2010年中国官方的表述中, “调整收入分配”一词出现的频率之高,令人吃惊!从深层次对收入分配进行合理调整,已成为决定 “结构调整之年”成败的关键。
  收入分配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牵动民众的神经。
  中国经济的崛起已成为世界的一道 “风景”,随之产生的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同样令人 “瞩目”。
  “富裕”起来的中国,社会财富蛋糕该怎样切分?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 “如何把 ‘蛋糕’分好,体现的是 ‘政府的良心’。如何消除 “国富民穷”的质疑,缩小愈来愈大的贫富差距?这,已成为民众的期盼和社会的热望。
  用GDP作为经济发展标尺的可信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从1997-2007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多在50%以上。
  据世界银行测算,2009年中国基尼系数达到0.47,远超0.4的警戒红线,并且仍在增长中。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美国。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41.4%的财富。
  令人可喜的是,近期中央一系列涉及收入分配话题的密集表态,让人们看到了收入分配改革的希望。在2010年国家重点改革任务中,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被置于突出位置。
  6月7日,就收入分配改革的热点问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专访时指出,我国可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年内或出台。近期 《人民日报》连续四周发文聚焦收入改革。今年中央领导多次提到调整分配方式说明,现在到了 “解决两极分化”的时候了,而且中国目前的经济完全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和谐社会的 “稳定器”。从 “金字塔”到 “橄榄型”社会结构,是理想社会的发展路径。收入分配层次和结构亦然如此。
  社会学家认为,一个国家最理想的收入分布格局应当是 “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 “橄榄型”分配格局,是调整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社会学观点,中间阶层的壮大,使原来对立的贫富两极变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排列,这就让每一名社会成员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有助于缓和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对立情绪。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 “橄榄型”结构,其稳定性要远高于 “金字塔型”或“哑铃型”结构。
  有专家指出,中产阶层大规模形成需具备两大土壤:一是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二是公正清廉和开放的社会使多数人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成为可能。而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构建 “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
  根治收入分配不公,必然涉及权力和利益的重新调整,包括建立人人等同的社会保障、创业、择业和就业机会等,这涉及财政体制、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体制等多维度的改革。当下,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从现在的 “金字塔”型到未来的 “橄榄型”社会,让 “公平正义”的理想照进现实,我们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