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 四川石油报

即使你在采气井站工作,一年也有半年的时间和家人和妻子、儿女们团聚在一起,现在的石油新一代比我们幸福多了!

一张老照片的回忆

作者:■陈云生    
2010-03-11     浏览(280)     (0)

  我珍藏着一张老照片,黑白的相纸也有些发黄,那是我和妻子的结婚照。照片上我穿着一件劳动布的石油工装,石油工作服几个字特别显眼。妻子扎着两个马尾巴,穿着一件土里土气的女上装,表情严肃。虽然那时我们都还年轻,才27岁左右,但土里土气的着装,使本应朝气蓬勃的我们,却显得老气横秋。
  看着这张已发黄的照片,我陷入了沉思。那是1979年,春节刚过完没多久,我们钻井队在长宁县的梅白乡打牟12井。牟12井就在梅白乡场到古河镇之间。经领导批准,27岁的我终于拿到队领导开出的同意我回家结婚的证明。记得那晚我是上完了中班,洗完澡后在床上躺了一会儿,由于想回家心情激动,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就收拾行李,向班长请了假,在凌晨2点多钟的时候就从井队出发了。从井队到古河镇记得有好几公里的路程,幸好那晚的月亮还算亮,虽是夜深人静,却还是模模糊糊看得清乡村公路的路面。我高一脚矮一脚地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路的两边埋着坟墓,一个人走在路上,心里害怕极了。我手里紧握一把自制的小刀,如遇上坏人,就拿出来防身自卫。等我走到古河镇时,那把紧握的小刀已被我的汗水打湿了。到了古河,天还没有亮,我站在公路边等了一会儿,才赶上从长宁开往江安的早班车,然后从江安赶到老家红桥。回到家里后,在父亲和亲友们的撮合下,简简单单地请了两桌客,和妻子举行了一个最简朴的婚礼。因为那时穷,再加上物质匮乏,只得如此,吃过晚饭后,我和妻子一起到镇上的一家照相馆,留下了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这张照片。
  结婚后我们聚少离多,只能靠频繁的书信来传递相互之间的情感,再加上我在野外工作,一年四季四处搬家,往来的书信很多都丢失了,相聚的日子仅有每年那短短的12天探亲假,所以当时有一句顺口溜: “三十年夫妻一年渡”,这就是我们石油工人的夫妻生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已是满头白发。每当看到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光是婚纱照就要数千元乃至上万元。一对对新人打扮得像天仙似的,唐装、西装,各种不同的姿态轮番留下美好的瞬间,结婚的那天还有汽车接送,还要宴请宾客,还要闹洞房,还要制成DVD光盘等等,与我们那时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真是无法比拟。
  现在我们石油单位再也不是 “三十夫妻一年渡”了。只要你结了婚,领导想方设法都要照顾。即使你在采气井站工作,也是工作两个月休息两个月,一年有半年的时间和家人和妻子、儿女们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现在的石油新一代比我们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