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南极内陆格罗夫山考察队进入格罗夫地区,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泽民教授也开始了自己此行最核心的任务——对该山核心地区进行测绘,并测定格罗夫山区的山峰高程。
据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教授介绍,内陆考察队离开中山站之后,进入完全没有网络覆盖的山区,中心与前方的联系只能通过卫星电话。“目前科考队已经进入格罗夫山地区,王教授也开始了测绘工作。”鄂栋臣说。
格罗夫山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有缘”,它的第一张精确地形图,就出自该中心专家之手。2000年,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鄂栋臣、彭文钧、丁士俊3位专家,跟随我国第16次南极考察小分队,完成了人类首次徒步到达格罗夫山区的壮举,也测绘出人类历史上首张以格罗夫山为核心的120平方公里范围的1:25000地形图。此图也是世界上第一张南极内陆冰盖高原人工实测的精确地形图。
时隔10年,该中心的王泽民教授此行主要任务是再次对格罗夫山核心地区进行测绘,并使用GPS等技术测定该山区的山峰高程。两次测绘的数据对比,将对研究该地区地形变化、分析冰盖演变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在此次南极科考中,我校有4人入选,博士生路志越和黄继锋将承担中山站验潮站的建设。据鄂栋臣教授介绍,由于海潮所处位置目前还不够高,建站工作仍在准备之中。(作者: 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