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按照党章规定和省委办公厅苏办发 〔2017〕 1号文件精神,经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提出,征得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同意,并请示中共镇江市委同意,中国共产党江苏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12月15日至16日召开。
本次党代会是在学校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全力冲击“双一流”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本次大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回顾总结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认真分析和研判学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科学谋划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抢抓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走以提升质量、强化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把学校早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为切实做好本次党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学校党委自今年4月份以来,全面展开党代会筹备工作,多次召集会议,对筹备召开第四次党代会的各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数月来,全校各级党组织和筹备工作组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充分履行职责,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认真周密做好各项工作。目前,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认真做好党代会代表的选举工作。按照学校党委 《关于中共江苏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 的部署和要求,我校38个二级
党组织的代表选举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最终产生了300名代表。这300名代表,突出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是我校各个方面工作的骨干力量和优秀代表,具有坚定的信念,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深受广大党员的信任和拥护,为我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扎实推选“两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学校党委下发 《关于中共江苏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对“两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名额、基本条件、组成、产生程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全校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按照承上启下、工作衔接的原则和结构合理的要求,广泛征求意见,以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完成了“两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的酝酿推荐工作。学校成立专门考察组,完成对“两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考察。校党委全委会根据考察结果确定本届党委委员候选人33名,纪委委员候选人14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努力形成高质量的工作报告。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明确由党委办公室主任任组长的秘书组负责报告起草工作。今年 6月,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分别带队,所有校领导和主要条线负责人参加,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在内的十余所高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学习一流高校的办学理念、“双一流”建设的经验做法,并将相关调研成果体现在党代会报告起草中。经过近6个月的辛勤工作,学校党委在充分吸收调研成果、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报告的征求意见稿。随后,面向校级老领导、学院院长、学院书记、
职能部门科研机构直属单位负责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青年教师代表、教职代会代表和教师代表等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对报告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使工作报告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
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我校第四次党代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党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动员和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党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对广大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自觉为党代会的召开贡献才智、为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出谋划策的积极性,切实保障和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为做好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宣传动员、思想教育和新闻报道工作。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校内宣传媒体的阵地作用,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党代会宣传教育和舆论氛围营造工作。校报、电视、广播及官方微博、微信分别开设专栏,策划推出党代会专刊,制作 《大江奔流》系列专题片,播报党代会相关信息,推送党代会相关内容,全面回顾与总结我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校园网开通第四次党代会专题网站,设置文件通知、新闻动态、发展成就等专栏,全面报道党代会相关内容。同时,策划制作“喜迎江苏大学第四次党代会”系列宣传展板,进一步鼓舞士气,营造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我们深信:有了学校近年来发展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有了深入扎实的筹备工作,我校第四次党代会必将是一次继往开来、鼓舞人心、推动发展的大会。
(本报记者 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