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会代表合影
自 1991 到 2009 年间,我国高校发生了多起自 2011 年 9 月,我院首批学生正式迁入雪峰校区开始,学院的各项工作都面临着全新的局面。学院分处雪峰、东坝两个校区,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需求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有限。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依托学院现有资源,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创新,成了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任务。
一、一个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信息化的核心
(一)以互联网为载体,采用多种手段开展工作学院的心理测评系统、易班工作站、心理协会网站是网络宣传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心理测评,中心也可以及时存储并记录学生的测评结果。同时,还利用学生中热门的 QQ、微信、微博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
(二)通过网络,完成咨询预约、登记等前期工作由于师资紧张,学生课业繁重,所以学生经常在 QQ 上进行咨询,或者通过 QQ 进行预约咨询。
(三)依托网络,完成心理测评、档案保存等工作学院的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新生的心理测评采用网络测评。依托互联网,完成上千名学生的心理测评,并进行了更为严格和科学的分析。
(四)通过网络,为学生答疑解惑现在的学生多以 90 后为主,他们关注自我,喜欢用自己的方式与老师沟通。在网络中与学生交流,更容易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内心,在一个不直接见面的情境下,学生也更容易敞开心扉。在网络上提问,学生还突破了身份的限制,能随时随地阅读和学习网络上的知识。
二、两个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信息化深入的体现
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立足于平时信息的收集。各班级的心理联络员每月报送的“心理信息反馈表”能及时掌握各班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及心理状况。有需要处理和反馈的班级,中心会及时与该班级的辅导员或者心理委员联系。而针对个别特殊学生,中心设置了“重点学生跟踪系统”,为重点学生制定“心理处方,”详细记录学生的各项信息,并定期了解跟踪,保证了特殊学生的重点关注。
三、三个方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信息化具体的措施
三个方案,即学生危机干预方案、心理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方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训方案。
学院基于信息化工作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全院师生提供了全面、时代性强、深入、细致的服务。在新形势下,将进一步推动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