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信息职院报》
年会论坛摘要分享
加强体系建设,提升工作质量
—解读《?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作者:哈尔滨工程大学 金宏章教授
本文介绍了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并要求高校心理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加强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以及落实《纲要》过程中的责任和要求。
自 1991 到 2009 年间,我国高校发生了多起重大心理危机事件。这些危机事件对学生和学校造成了严重危害。自 1994 年起,国家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发布指导性文件和实施纲要,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两个方面论证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8 年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教育与咨询相结合、发展与预防相结合;聚焦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项基本原则”: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发展
性与预防性相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两个着力点:一是推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是推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纲要》是 1994 年到 2018 年教育部党组颁发的规格最高的专题文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抓好推进知识教育、开展宣传活动、强化咨询服务、加强预防干预这四项主要任务,强调要做好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强调要加强相应的组织管理、评估督导和科学研究,明确提出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在落实 《纲要》 过程要负有相应的责任。 贯彻落实《纲要》一是做好部署,?是搭建平台,三是开展培训,四是广泛宣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认识与理解文件中提出的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临床心理的内涵和联系,理解领导提出的要求和思想内涵。高校心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素质与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好思想,优秀心理咨询师应做到知识、技术、策略、素质“四位一体”,走中国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