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报》

率 真 坦 荡 强 健 身 心

— — 记 泰 医 梅 花 桩 武 术 协 会

学 生 记 者 郭 丽 媛

协会。
落地梅花 以武治心

2018-11-21     浏览(115)     (0)


梅花拳是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拳术, 据 《梅拳秘谱》 知: “梅拳之始因年代久远而不可知, 传云汉时已有之,至今已一百二十余世。 ” 梅拳在我国河北、山东、 河南等省份的农村广为流传, 包括架子、 成拳、 拧举和器械四部分, 因在百余根桩木上练功, 且练功时拳场每个方向的变化如同盛开的梅花故而得名梅花桩, 近代虽已在地上练习, 但仍保持了梅花桩的精髓原貌。练功者在拳场中的桩步姿势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 运动方向对应着梅花拳的行步三法, 动静结合, 刚柔相济。与其他拳派不同的是, 梅花拳练功时须注意练形、 练神、 练气, 拳场上经常会听到师兄师姐给新来的师弟师妹们讲 “学文理通灵性浩然正气, 精武艺强身心行侠仗义” , 这是说梅花拳自流传以来, 就有文场和武场的组织, 文场以指导武场, 文理集中了佛道儒学精义, 周易的神奇变化和孙子兵法的谋略, 练功时应摒弃杂念, 凝神忘形, 发挥大脑的灵性和智慧, 以此引导门内弟子练功时谨记修身养性, 遵守武德, 维护拳派的团结统一。

拳场上英姿飒爽, 练功时他们的眼神似有穿透一切障碍望向远方的力量, 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中断。梅花桩协会会长邹娅说: “我喜欢梅花桩协会这个大家庭, 这里的每个人都像武侠剧中的人有着真性情, 自在洒脱, 每个人都会给予彼此温暖。 ” 这里的每个人对拳场都有着难以描述的情感, 难过时会来到拳场站架子放空, 开心时也会来到拳场练拳, 酷暑时在拳场, 寒冬时也在拳场, 当然还有拳场的其他伙伴。 “心内观心觅本心, 心心俱绝见真心” , 这是邹娅喜欢的一句拳理,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理清什么是重要的东西, 把琐碎的东西撇下, 不需要迎合别人的眼光, 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 勇敢做好自己,人生在世, 自然是要快意泯恩仇, 潇洒过江湖。

坚持训练 武动青春

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和晚上, 可以在体育场和文源广场看到他们屏息凝神地变换动作,动似江河, 形似波浪,静若高山, 在这里师兄师姐耐心指导新成员,让他们动作变得规范,眼神到位, 同时用拳理解释动作要领。待训练结束时, 便统一教授拳理, 大声诵读。在泰医梅花桩协会, 每周五会有一次小型集训, 此时的拳场因为对器械的运用更多了一些热闹, 枪如游龙扎一点,棍似疯魔打一片, 剑走青, 刀走黑, 刀是侠盗使, 剑是君子配, 鞭舞一堵墙, 拳打一片星。每一种器械都有它的讲究, 但只要大致了解怎么用就好, 俗话说,书读千遍, 其意自现。器械和拳法也是如此,在锻炼的过程中不断纠错, 不断磨合, 全身动作会更好协调。集会结束后一般会在一起聚餐, 以便大家渐渐了解, 彼此熟悉, 增进师 兄 弟 之 间 的 感 情 。周末会应邀参加泰安其他高校梅花桩活动, 与其他学校的师兄弟一起训练, 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若没有其他安排, 大家也会一起外出游玩, 或爬山, 或烧烤。大大小小的演出中也少不了中华传统的梅花拳表演。梅花桩武术协会既是一个社团, 也是一个家庭, 大家在这里共同努力, 为自己也为协会的未来,奋斗着。

以武为媒 切磋交流10月30日, 欧洲梅花桩武术协会来泰医与大学生梅花桩武术协会进行武术交流。

“刚接到通知说欧洲梅花桩要来我们学校时很惊讶也很激动。 ” 邹娅会长说道,“尽管早已知道梅花拳遍布天下, 但还是忍不住自豪和激动的情绪。 ” 自此, 协会里的同学们开始更加积极认真地练拳, 为欧洲访华寻梅花桩之根源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