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校报》

不同 “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举办

2018-12-10     浏览(63)     (0)

2018年11月23日,“不同”·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在中国雕塑博物馆开幕

“不同”·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展场外景

“不同”·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展场

2018年11月23日,“不同”•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在中国雕塑博物馆开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央美术学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大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尉连生,著名雕塑家盛杨,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高洪表示,此次展览既保持了大同双年展的高质量,又在其中注入了“不同”的特性:第一是时代的不同,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艺术家们在丰厚的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第二是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独特性,在世界文化潮流的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相互发展中,仍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当中;第三是每位艺术家的不同个性,此次展览特别展现了艺术家如何从继承传统到面向世界,如何在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追求。他强调,此次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活动中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我们将按照习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重要回信中提出的对美育工作的要求,坚持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孙振华从大同的三个“不同”进一步阐释了本届双年展展览主题的形成:第一,大同率先在全国成立第一个雕塑博物馆;第二,大同拥有两个雕塑的学术品牌,即“大同雕塑双年展”、“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与入围作品展”;第三是大同的文化精神,在继承中国古代雕塑文化的基础上,借古开今,以开放、包容的态度, 去发现当代的雕塑文化。

下午,展览同期举办学术论坛,五位分策展人分别以《观“器物”》、《叙事•温度——具象雕塑的价值维度》、《物的潜能》、《蓝界——当艺术与科技相遇》、《在场——常德沅水右岸棚改区公共艺术创作实录》进行主题演讲,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礼宾以《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四十年管窥》进行专题演讲,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殷双喜主持。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大同市文物局以及山西大同大学承办。总策展人为孙振华、吕品昌,同时邀请5位分策展人张伟、马文甲、郅敏、胡泉纯、唐尧,分别从“器物”“具象”“材料”“户外”“科技”五个版块切入,涵盖了中国当代雕塑最为活跃的五个学术研究方向,以此呈现中国当代雕塑的“不同”面貌。展出作品共250件,相较于过去三届,本次展览以三大“不同之处”突出主题,即版块的新设定、展出艺术家2015年以来的新作以及策展机制的新变化,力求以“不同”诠释当代中国雕塑整体发展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展览持续至12月23日。

实习生 孙文/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