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3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一行20余人,以“服务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主题,赴青岛西海岸新区进行专题学习。校党政领导于志刚、张静、李巍然、闫菊、李华军,校长助理廖民生,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林,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校长助理于利等参加学习。
在黄岛区区委副书记杨东亮,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刘玮、管理委员会主任李福斌等的陪同下,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一行先后到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展览馆、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和学校西海岸校区建设指挥部现场考察学习。
现场考察后,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一行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召开学习座谈会。会上,刘玮对中国海洋大学新校区落户古镇口表示欢迎,并表示会在土地报批、方案论证等方面积极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大力支持和配合海大西海岸校区建设,争取使已批复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刘玮希望中国海洋大学在新校区的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方面进一步突出海洋特色,并向军民融合创新领域不断拓展,推动实现科考装备、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优秀师资等高等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与兄弟高校共享。他希望西海岸校区在传承海大优秀校园文化的同时,有所创新,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一校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校园。
黄岛区军民融合办公室副主任曲增祥从军民融合的内涵、军民融合创新如何开展、高校如何在军民融合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及西海岸新区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已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等做了专题讲解。
于志刚对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长期以来对海大西海岸校区建设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此行一方面是加深对西海岸新区和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的理解,另一方面是看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海大做什么。于志刚表示,通过实地专题学习,不仅加深了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的认识,也增强了海大人加快新校区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下一步,学校将按照事先规划的滨海实验基地和海上试验场、工程技术学科群和研发基地、海洋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协同创新中心、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五大功能定位,加快推进西海岸校区建设,并率先启动计算机楼和电子信息楼的建设工作。于志刚希望今后不断完善联络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密切学校与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联系,做到主动对接、互通联动。在学校、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把西海岸校区规划好、建设好,使其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大学形象的百年校园和服务于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中流砥柱。
张静主持会议。她指出,通过此次专题学习,对海大如何进一步服务于西海岸新区建设发展和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向海图强是学校和地方的共同责任与使命,今后海大将积极为西海岸新区和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学校也将动员各方的力量和资源把西海岸校区建设好,使其成为西海岸新区最靓丽的名片。
会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一行还赴胶州参观考察了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听取了集团董事长单俊伟关于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以及科技处、人事处、网络与信息中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专题学习。 (文/冯文波 图/刘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