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西大学 - 《广西大学校报》

● 读书

读《百年孤独》

作者:● 马雪桃    
2018-05-15     浏览(161)     (0)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加西亚 · 马尔克斯初次读 《百年孤独》,是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这部作品集神话故事、圣经典故、民间传说于一体,以打乱时间次序的叙述手法以及重复的人物名字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让我在阅读上产生了很大的困难。虽晦涩难懂,但读下来后,在一定程度上却让我见识到了加西亚 · 马尔克斯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拉丁美洲的风土人情。
  小说主要描写了布恩迪亚一家七代人的故事,以加勒比海沿岸的马孔多小镇为写作背景,对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变迁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这种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其实与中国的 《西游记》 是很相似的,以魔幻、想象来记实,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折射那个社会的现实,在表现阴暗面上更尖锐有力。
  只有读懂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孤独,才能算是真正读懂了这本小说。什么才是加西亚 · 马尔克斯主要想表达的孤独呢?我认为,何塞 · 阿尔卡蒂奥 · 布恩迪亚在探索科学的路上不被妻子乌尔苏拉 · 伊瓜兰理解是一种孤独;乌尔苏拉百年持家飘摇是一种孤独;阿玛兰坦守望着自己处女之身的缝纫机是一种孤独;老仆人比西塔西翁的沉默是一种孤独;梅尔基亚德斯的鬼魂守望自己写下的还未被揭示的预言是一种孤独……孤独和爱情贯穿在这部名著里,两者因果循环,我想加西亚 · 马尔克斯主要想表达这么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沟通,打破孤独,才能走向真爱。
  第一代人何塞 · 阿尔卡蒂奥 · 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结婚后一直受到生猪尾巴儿的恐惧和折磨,以至于乌尔苏拉婚后一直拒绝和丈夫同房,这就间接挡住了爱情。直到何塞 ·阿尔卡蒂奥 · 布恩迪亚杀死了嘲笑他们的普鲁邓希奥 · 阿基拉尔,两人才战胜了恐惧,开始生儿育女,但是从两人日常的生活中稀少的语言交流上可以看出,他们之间自始至终都没有产生过真正的爱情。阿玛兰妲 · 布恩迪亚终日守着缝纫机,她的孤独在小说中表现得最明显。她嫉妒丽贝卡与皮埃特罗 · 克雷斯皮的爱情,并在他们准备结婚时多方面阻止,她在咖啡里放了鸦片酊要毒死丽贝卡,最后误杀了奥雷里亚诺 · 布恩迪亚的妻子蕾梅黛丝。在一次次的风波中,丽贝卡最后嫁给了流浪回来的何塞 · 阿尔卡蒂奥。到这里丽贝卡给我的印象是性格的扭曲,心思的深沉。她从小到长大的行为举止一直不被我理解,我甚至觉得她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但似乎从她身上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一种渴望见到亲生父母的孤独。
  而被抛弃的皮埃特罗 · 克雷斯皮又心仪阿玛兰妲,他甚至认为阿玛兰妲就是他的真爱。而阿玛兰妲自始至终只是跟他暧昧而已。当克雷斯皮对她说“我不能再等了”的时候,却得到阿玛兰妲无情的一句话:“别天真了,克雷斯皮,我死也不会和你结婚的。”在说这句话时阿玛兰妲是微笑着的。她因为误杀蕾梅黛丝而感到内疚,所以她拒绝了余生所有向他求爱的男人并与家族里其他成员发生乱伦关系,她继续一个人守着她那台缝纫机,当预感到死亡的来临时,这个孤独的女人开始为自己编织寿衣,并且在完工的那个晚上得到了解脱。
  最后克雷斯皮在阿玛兰妲拒绝自己的痛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又是一种什么境界的孤独呢?克雷斯皮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爱,而真爱却拒绝了他,他在爱情上是极为贫瘠的,他卑躬屈膝地去哀求这份爱,所以他认为与其一个人孤独地活着,还不如早点结束这份孤独。
  故事最后以奥雷里亚诺 · 布恩迪亚和阿玛兰妲 · 乌尔苏拉生下的猪尾巴孩子奥雷利亚诺结束,这一百年来发生在这个家族的事似乎是一个轮回,以第一代的何塞 · 阿尔卡蒂奥 · 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生下的一个猪尾巴孩子开始,最后又在第七代出现的猪尾巴孩子结束。梅尔基亚德的预言得到验证,结尾“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以一种悲伤的情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不敢随便给这位伟大的作家贴上标签,因为就好比如一米九和一米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是难以给对方的作品做出评论的。虽然 《百年孤独》里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奥的思想表达让我捉摸不透,但马尔克斯的这篇作品确实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被他首尾呼应的构思以及清晰的逻辑思维而震撼,我想这就是这部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作者系行健文理学院2015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