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于1997年毕业于南京卫校,2006年取得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我院ICU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江苏省危重症专科护士,南京市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获得院“三星护士”、“先进个人”等称号,2012年荣获江苏省卫生厅“全省护理骨干选拔活动优秀人员”称号,2016年荣获南京市护理学会举办的“护理革新大赛”优秀奖,带领护理团队多次获得院“护理质量考核优秀奖”。
一、把患者装在心里,铸就过硬的基本功
工作以来,她始终用微笑善待患者,用爱心相助患者,用细心抚慰患者,用耐心感化患者,用责任心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她常说,优良的服务加精湛的技术才是真正优质的护理,两者缺一不可,“优质”护理要实实在在把患者装在心里,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所谓的“优质”也只是形式。她定期对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通过这种形式,让每位护士都有扎实的基本功,通过加强技术练兵,使低年资护士能独立胜任各个班次的工作,让家属放心、患者满意。在每天的早晚查房中,她会依次对每一名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给予相关指导,不断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丰富了护士的专科知识,拓展了知识面,还使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危重症专科特色,丰富服务内涵,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保障患者安全。
二、夯实基础护理,体现人文关怀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特殊的临床科室,这里没有家属的陪护,所有的护理工作均由护理人员全面承担。而科里收治的患者基本都是老年人,他们在每个家庭的儿女心中都是“一块宝”,因此在护理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在宽敞明亮、空气清新的病房里,她带领的责任护士不分职称、年龄,低下头、弯下腰亲自为患者整理床铺,修剪指甲、洗头、洗脸、洗脚、翻身擦背、护理口腔。她们的双手沾上了污渍,但换来了患者没有血污的脸庞、没有汗渍的背膀、没有异味的口腔,正所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虽然厚实的口罩掩住了她们秀丽的面庞,宽大的工作服遮住了她们纤细的腰身,多少团聚的日子,她们伴随着患者度过,她们如花的青春随着无数个不眠之夜匆匆流逝,然而只要她们看到患者躺在舒适整洁的病床上,因为身体和心灵得到了充分的照护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时,她们的愿望就实现了,为之所付出的一切都变得值得了!
三、坚持开拓创新,提升专科护理品质
每一年,她都会和护理团队进行充分交流、讨论,共同制定两项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之中,为不断拓宽专科护理的服务领域,持续改进专科护理质量而探索。2015年,她观察到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用氧安全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氧气瓶使用最低压力快速计算卡”应用于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为了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小组整体责任制护理能力,她结合护理人员的性格互补、能力互补、交流技巧互补等原则组成护理工作小组,实现了各小组同质化护理的目标,共同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优质、满意的服务。
正是她带领着这样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队伍,日日夜夜用心守护着最危重、最脆弱的患者,用年轻的身躯铸就起捍卫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用一双双温柔的手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践行南丁格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