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站在45年新的起点上曲周实验站更加奋发有为我校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曲周启动

2018-10-30     浏览(128)     (0)

学校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在曲周实验站建站45周年之际启动,并介绍示范区将建设人才聚集区,创新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构建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模式,推动农业绿色、产业化发展。示范区将实施四大工程,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深度融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对示范区启动表示祝贺。




  本报讯 10月21日,在曲周实验站建站45周年之际,我校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曲周)正式启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刚,校长孙其信,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副司长李波、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科技部农村司李瑞国处长,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等出席启动大会。副校长龚元石主持大会。
  武维华、王刚、孙其信、张福锁、雷朝滋、李波、李瑞国、高宏志、李凡共同按下了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曲周)启动键,标志着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
  孙其信代表学校对曲周实验站建站45周年表示祝贺。他指出,45年前,中国农业大学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来到曲周、扎根曲周,改造盐碱地、治理中低产田,将盐碱滩改造成了米粮川。他说,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的45年,是我们一百多年来践行“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办学理念的光辉典范;是农大精神一代又一代星火传承的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农业大学百年来沉淀的农大精神,即“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追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魄力”;是农大奉献担当、心系“三农”的一面旗帜;是一代又一代农大人不忘初心,追求卓越的壮丽篇章;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办学中将服务社会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有机融合的生动实践。
  孙其信指出,站在45年新的起点上,曲周实验站要更加奋发有为,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表示,推动新时期农业的绿色发展,是贯彻党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在新时代,要把绿色发展作为今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和重大发展方向。(讲话全文见4版)张福锁介绍了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的规划以及建设目标等情况。示范区将依托学校的技术力量,通过多学科交叉、整建制引进院士团队等措施建设农业绿色发展人才聚集区,以曲周县科技小院网络和科技小镇建设为支撑,统筹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国内外专家和广大农民的力量,创新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构建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模式,探索县域绿色发展之路,为我国和世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
  他表示,根据绿色示范区发展规划,曲周县将建立农作物优质安全生产体系、绿色种业种苗体系、绿色农药体系,发展绿色新型肥料产业、生态休闲观光产业,推动农业绿色、产业化发展。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强化绿色品种筛选利用、水肥药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健康质量提升、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等技术应用,通过废弃物综合利用、生物多样性利用和污染综合阻控等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示范区将重点实施四大工程:种植业绿色增产提质增效工程,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推动农业产业由单一结构向多样化结构转变;城乡融合发展工程,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发不同特色的田园综合体;绿色产业和市场对接工程,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深度融合。
  雷朝滋、李波、李瑞国分别代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对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启动表示祝贺,对县校45年的合作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们在致辞中表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曲周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启动,与相关部位工作步调高度吻合,将是教育、科技、经济三结合的重要实践,也是高等学校发展和农村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探索。他们表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将全力支持曲周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高宏志、曲周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凡代表邯郸市、曲周县表示,曲周县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模式的积极实践。邯郸市、曲周县将全力支持示范区的建设,为专家们、为师生们在曲周的各项工作,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
  启动会上,王刚、孙其信共同为张福锁院士工作站揭牌,张福锁院士首个院士工作站正式在曲周落户。(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