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我校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18-10-25     浏览(59)     (0)

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意见反馈会,教育部专家组组长李延保代表专家组反馈意见,学校办学定位准确,重视本科教学工作,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专家组提出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等。学校将认真梳理、研究专家反馈意见,加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改革,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


  本报讯 10月18日下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意见反馈会举行。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等15位专家组成员,国家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等出席会议。
  15日至18日,教育部15位专家对我校本科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考察后,经三次碰头交流,对本科教学工作形成了集体意见。
  李延保代表专家组反馈了意见:一是办学定位准确,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多措并举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三是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315人才工程”,形成了一支包括两院院士、高层次科技人才、教学名师在内的高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四是学校建立健全了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多举措并重的质量保障模式。五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高。
  李延保还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全面规划。特别要从学校层面上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要对学校推进新工科、新农科进一步加强研究,积极推进。二是进一步聚焦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发挥“课程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功能,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系统集成,形成合力,构建具有中国农大特色的校园育人文化。
  意见反馈会上,专家组每位成员突出问题导向,本着帮助学校发现问题、实现发展的目的,逐一进行了个人意见反馈。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专家组成员围绕领导力培养的力度、学生的国际视野拓展、学校课程体系顶层规划、创新激励架构与创新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周爱军希望学校认真梳理、研究专家反馈意见,形成整改方案,落实评估成效,真正起到补短板、促改革、提质量、上水平的作用。他强调,第一要明确形势要求,增强使命担当,建设一流大学;第二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切实培养人才培养能力;第三要形成教学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充分消化吸收专家组的意见,真正把这次评估工作实效发挥出来,起到应有的作用。孙其信表示,专家组的深度把脉为学校指出了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各个层面的短板和不足,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孙其信强调,按照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学校将重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第二,坚持抓好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第三,坚持深化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为契机,破解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重大的短板;第四,以学校党委提出的“5+1工程”为统领,持续抓好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全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
  姜沛民指出,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诊断,各位专家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大量富有真知灼见的反馈意见,这些诊断性的意见对学校而言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姜沛民表示,学校党委将和行政一起形成合力,协同工作,更加坚定地推进整改工作,进一步筑牢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他强调,学校党委将重点抓好四件事情:首先抓理念提升,坚持思想引领。要回归本源,坚持初心,不忘大学设立之根本,重新审定培养方案的问题,营造更加浓厚的改革氛围、改革态势;二要抓未来谋划。学校将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来分解任务,特别是谋划未来的学科布局,培养复合型、适合未来发展的人才;三是抓好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仅是专业的技能、专业知识,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家国情怀、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完整的综合素质培养方案;最后要抓好整改落实。学校将以这次评估为契机,对标“双一流”的标准,对标未来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新的需求,以不忘初心回归本源的坚持,以重新开始再创业绩的决心,来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教学视导组专家代表、教师代表约200人参加大会。(欧阳 周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