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黄淮学院 - 《黄淮学院报》

再无 “清考” , “混” 大学者茫?

作者:王世清    
2018-10-15     浏览(75)     (0)

教育部取消“清考”制度,大学生需明确目标,做行动派,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能力。教育改革呼唤大学生成长,避免混日子怪象。 摘要应包含文章主要观点,突出主题,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 《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要坚决取消“清考”制度。取消“清考”制度,无疑是给在大学“混”日子的同学敲响了警钟。
  我校在近期也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及突出问题整改的通知》,取消“清考”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即将推出。“清考”对于那些即将毕业却仍有课程未通过考核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从此以后,有关毕业生毕业前补考、返校补考的一类通知将会尘封成历史。
  在大学混日子的同学有多少?大学里的“水课”到底有多少?学期考核及格是终极追求目标吗?有多少毕业党是真正合格毕业的?每个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刻反省。在一个层次相对较低的学习环境里,学习资源的匮乏,自身眼界的狭窄,都让我们慢慢降低了自我要求标准。环境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这最终导致了“强者愈强、弱者自弱”的现象。
  今年,华中科技大学的 18 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这件事昭示着本科教育改革的汹涌而来,沸腾的时代在倒逼着我们成长的脚步。网络上不乏庆幸自己早从大学混完日子顺利毕业的声音,但如今大学可以“混”的怪现象正在被极力扭转,这离不开教育各阶段的合力整改。
  大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年龄,“清考”的消失应该成为我们向上的驱动力。为此,我们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明晰定位与确切目标,做行动派,绝不臣服于懒惰。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能力,这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同时更希望同学们摒弃功利性的存在,就像北大教授钱理群说的那样,在学习上要沉潜下来。如果始终无法沉潜,就会造成一年级时混混沌沌,二三年级时失去目标,四年级时焦躁不安的局面。只有沉下心来,才能潜到学问深处。最后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满怀饱满热情面对大学生活,唯有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生活才会予你一片芳香四溢。
  今后之大学,“清考”将携“混”大学者一去不复返,未来终将可期。
  (王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