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校 园 天 使
——记南湖校区后勤保洁队
作者:伟 陈
在南湖校区,保洁工人队伍在后勤干部的领导下,不辞辛苦、默默奉献,得到了师生员工的交口称赞。他们通过思想教育、转变观念、家访等方式稳定了保洁工人的思想,建立了思想素质好、维修技术高的校园保洁队。他们通过制定合理制度保证为师生服务,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经费。他们用妙家什手到病除,为师生解决了许多问题。去年,保洁队被评为“先进集体”,队长孙晓光被授予“十佳员工”光荣称号。
在南湖校区精巧优美的校园里,有一支保洁工人队伍,他们在校区后勤干部的领导下,不辞辛苦、默默奉献,得到了师生员工的交口称赞。就让我们沿着他们行走在校园春秋的足迹,感受他们勤劳无私、心系师生的情怀吧……
说起保洁工作就是掏厕所、捅下水道,在常人眼里干这行是个没脸面的工作。在许多年前,为了让师生学习、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校园后勤干部通过思想教育、转变观念、家访,对保洁工人以及家人进行传统教育和职业教育,及时帮助保洁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稳定了一批保洁工人的思想,建立了一支思想素质好、维修技术高的校园保洁队。多年来,保洁队的工人们风雨无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赞誉。
保洁工作有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保洁队就把多年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工作方法应用到工作中。根据校区实际情况和保洁修人员的特长,保洁队把校园分割划片,责任到人,保障重点。教学区域和学生宿舍始终是工作的重点,这里由责任心强、勤奋肯干的保洁工来负责。他们每天坚持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故障。对家属区实行栋号到人,报修及时赶到。如果遇到难点问题,就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大家出谋划策,采取集中兵力、工具,打歼灭战。
工作中,保洁队掌握时节,注意把关。对于全校区几百眼脏水井,保洁队每年春、秋时节要进行两次彻底清掏。春天清掏,为了防止夏季雨水冲和用水量大发生阻塞;秋天清掏补修,减少冬季阻塞,清除雨水冲进的淤泥,修补雨水冲损的井口。在清掏时后勤干部们总是叮嘱保洁工人要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事故。夏天雨季时节,为了防止雨水大、泥土冲入下水管道发生堵塞,工人们还要经常巡视下水井,特别雨大的时候,有时要冒雨检查重要井口排水情况。到了冬季,食堂清除的油垢在寒冷时很容易就凝固在管道壁上。保洁工们就采取隔段时间用热水冲洗管道的措施,用热水将油垢冲化,他们把这项工作叫做 “清除挂蜡”。
保洁工人不仅干力气活、技术活,而且更愿意与人打交道,他们把师生的利益放在心上,通过制定合理制度保证为师生服务。每学期开学前,组织力量对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学生比较集中的场所进行仔细检修,为学生开学做好充分准备,他们采取提前一周上班制;根据季节、时令的变换,尤其节假日、休息日,教师、职工洗洗涮涮用水量大,容易发生下水故障以及一些小毛病,及时解决问题,他们采取节假日值班制;为了防止下水井盖丢失、破损发生意外,及时修补、更换,他们采取下水区域巡查制。
多年来,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一直是保洁队的服务重点。他们把老干部、老教师编成名册,记下门牌号、电话号码,定期进行上门走访,经常电话询问,使虽然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仍然感受学校的关怀、党的温暖。
十几年如一日的保洁工杨敬发,任劳任怨、积极肯干的老黄牛范卫星,不怕烦琐、只想彻底为用户服务的才其俊,不怕脏不怕累、热心为学生服务的周大朋,尽职尽责、从不误事的赵长琦、抢修下水主管道 “扫清口”的维修队队长孙晓光,他们已经成为校园保洁队的模范,也是师生们的贴心人。帮助学生在卫生间、脏水井里捞遗失物,拾金不昧,身先士卒,浑身上下淋得像落汤鸡似的从井里爬出来,时常发生在保洁队。
保洁工作脏、累且烦琐,工资也不多,但工人们却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钻研,平时经常琢磨,他们自制了许多 “异型”工具:“倒耙虎”是用废钢筋头焊的,掏脏水井用的大勺是自己安的。市场上卖的塑料揣子,好看却不中用,他们就与生产厂家联系,特定制一批大号胶皮揣。他们件件事都精打细算,就是毛八钱的材料也要合计着用。南湖校区学生公寓三舍上水管道需要更换,队长亲自带领保洁维修工利用六个休息日,贪黑起早保质保量完成了更换。“手巧不如家什妙”,他们用妙家什手到病除,使一些过去要大拆大挖的维修项目大量减少,为学校节约了好多经费。去年我校后勤集团为保洁队颁发了 “先进集体”荣誉锦旗,队长孙晓光被授予首批 “十佳员工”光荣称号。
几分付出,几分回报,每当保洁工人们上门为老师们干完活,都会得到老师们的热情挽留。工人们担心给老师们添麻烦,总是婉言谢绝。就是这样水不喝、脚不歇,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