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华大学 - 《南华大学报》

那 年

2018-05-30     浏览(104)     (0)



某日做梦,梦里是朦胧的土砖房、宽广的麦田以及沿着屋檐落下的雨滴。
那年居住的地方,给了我无数美好回忆。
在城市出生的我,却是在农村长大。五岁那年,初来乍到的我以新奇的眼神看着这块土地。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有的只是静谧,缓缓走过的耕牛以及泥泞的小路。
记忆中,乡下住的地板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我总是摔跤,角落的蜘蛛网也能把我吓一跳。好一段时间后我才渐渐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家里的那台黑白电视机,只有晚上才能收到信号。于是每天七点吃完晚饭后,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成了必修课。跟着爷爷看新闻联播也是一种乐趣。
小小的土砖房,对面就是火车轨道。小孩的好奇心总是很强,每当火车汽笛声传来时,不论在做什么,总会放下手中的事,跑到门外看疾驰而过的火车。当没有火车经过时,就会和伙伴们在铁轨上踢石子玩,或者沿着枕木一格一格地跳过去。无忧无虑的童年,无论什么都能玩出花样来。
后来,那间土砖房被拆掉了,我随着爷爷奶奶搬到新楼里。不再是下雨天就会漏雨的土砖房,而是牢固的、墙壁被粉刷成白色的水泥房;不再是远离人烟的铁轨旁,而是更热闹、伙伴更多的的大马路旁。
新房的对面,是小卖部。糖果、辣条、巧克力,看得小孩们垂涎三尺。在小卖部门口偷瞄有没有新的零食也是每日必做的事。向家长撒着娇要来的一元钱,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等到小卖部有新的零食后才恋恋不舍地把已经被揉得皱巴巴的一元钱花掉。
小卖部的旁边,是一位木匠的家。他们家总是开着门,一楼就是木匠的工作地。一踏进门,厚重的木头气息便会扑鼻而来,一地的木屑似乎从来没有清扫过,脚踩在上面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小孩子喜欢闹腾,总是会把木屑踢得到处都是,免不了被房主人一顿呵斥。也会偷偷捡来角落里被遗弃的木头,自己用小刀削着玩。
小学离家有很长的路要走。印象最深的便是路旁的包子店。热气腾腾的蒸笼里,躺着白白胖胖、各种馅的包子,小笼包和豆沙包是童年我的最爱。因为好吃又便宜,这家的生意总是很兴隆,早上如果起晚了点,就会买不到自己想要的包子。当感受到热气腾腾的包子隔着塑料袋传来的温度时,胃里的馋虫就开始发作了,一口两口,边朝学校走去,边吃包子,也是我童年时的一大乐趣。
而现在,我早已搬离那个带给我欢声笑语的地方,但那年的回忆仍然清晰地印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暑假时再去原来的地方,发现小卖部老板的眼角已被刻上岁月的痕迹,而那家包子店的大门也再不会打开。
黑白电视机、铁轨、火车、零食、木屑、包子,那年眼中所看见过的东西,直到现在也会经常出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年的我无忧无虑,那年的我还未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