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创我校“双一流”建设新局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进修班赴广州、深圳考察有感
作者:发展规划处 金科
文章介绍了作者在深圳学习考察的经历,重点阐述了如何推进深化改革和寻求突破的自主创新意识。作者通过积极争取办学资源和增强学院和部门的执行力,深入理解深圳经验,为更好地谋划和推进本职工作积极补短板。
7月9日至13日,在学校组织部、党校的精心安排下,有幸跟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进修班前往广州、深圳开展了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考察期间,分别与华为、大族激光等企业以及哈工大深圳校区、清华深圳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领导专家们进行实地观摩见学。
改革开放40年,深圳实现了由一个边陲小镇向现代化都市的跨越。2017年,深圳GDP与香港GDP相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真正的No1。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验场。目前,其城市综合竞争力稳居内地城市第一。
通过此次实地考察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深圳速度以及深圳发展的奥秘所在,那就是改革+创新。下面具体谈两点感受:
一、破除“小富即安”的思想,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推进深化改革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刚成立之际,深圳怀抱“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精神,解放思想,勇往直前。
南航的发展同样归功于南航人敢闯敢干、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南航精神。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和深化综合改革,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改革的推进不仅需要内生动力,还需要外部资源的支持。
在外部资源争取方面,校领导“杀出一条血路”,破除“小富即安”的思想,审时度势、谋划长远,为学校争取了天目湖及江北新区国际校区两大新校区。
校领导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办学资源不是“等”来的、“望”来的,更不是 “盼”来的,而是积极争取来的,要“谋”、要“争”,要克服“怕”“靠”的思想,积极地去“跟”、去“粘”。
蓝绍敏市长来我校调研时,提出南航发展要抓住3个机遇,围绕“创新名城”建设抓住机遇;围绕“产业地标”打造抓住机遇;围绕老校区再利用抓住机遇。我们带着敢闯敢干的劲头,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抢抓机遇,突重破难,积极走访,遇上困难快速反应,紧追不舍,努力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争取办学资源。
二、与时俱进,寻求突破,不断激发自主创新意识短短40年,深圳经历了从“小渔村”到经济特区到国际化都市的蜕变,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何在快速发展中保持加速度,靠的就是创新。
学校发展也需要创新,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随着传统学科发展遇上了“天花板”,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发展,郑书记将交叉学科建设列为2018年重点工作第二位,由此可见,学科交叉已成为学校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如何发展交叉学科,就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纵观此次所调研的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工大深圳研究院等,都在学科建设上下功夫。学科已经成为推动高校加速度发展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深圳速度令人印象深刻,落脚点就是在执行力上。2018年是学校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年”,就是要增强学院和部门的执行力,积极推动“双一流”建设进程。在8月底召开的暑期教师干部大会上,校长的报告和书记的总结都体现出上半年各部门抢抓实干,成果显著。我们都深切体会到上半年时间过得快,紧张而充实。虽然感觉身体疲惫,但看到南航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和全体教职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面貌,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深圳学习归来,受益匪浅。深圳经验主要集中体现在改革创新的胆略、高效科学。同时,深圳经验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深入理解,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和发展中真正领会深圳经验,学好深圳经验,为更好地谋划和推进本职工作积极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