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 - 《宜春学院报》
莫让见义勇为者寒心
近几年来出国留学生的遇害事件处于高发阶段。而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江歌事件”又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世界观。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嫌犯陈世锋是刘鑫的前男友,刘鑫在与陈世锋分手后,遇到陈的纠缠;刘鑫为了安全起见,搬到好友江歌的房子里同住,不想陈世锋找上门来,想继续纠缠刘鑫,却被江歌挡在门外,陈世锋一怒之下捅了江歌10刀,刀刀致命,而刘鑫却在房间里反锁了门。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事件引发了大众的热议。
@东方网:当“江歌遇害案”变成“江歌刘鑫案”,会连带伤害谁?江歌案,这两天最大的热点。除了一位驻日记者称看过完整案卷,其实案件的法律事实并不明朗。从“江歌遇害案”发展成“江歌刘鑫案”,一件发生在日本的刑事案件,已经成为引爆国内舆论场的社会事件。案发现场与舆论战场,在两个时空环境中,人们其实在争两套规则:法律与道义。如果混为一谈,必然导致关公战秦琼。
@日照爆料君:人民日报评论员指出,案发至今,产生了两件相互关联但又彼此独立的事件:一件是江歌遇害案,这是法律事件;另一件是刘鑫及其父母在案发后的表现,这是道德事件。法律只是底线要求,在法律上不陷入不作为,并不代表在道义上可以不作为。
@颜子齐:刘鑫既然不能做,刘鑫的家人为何也什么也不做,刘鑫一家人觉得这个事情是麻烦想逃离事件的中心,殊不知一个失去唯一女儿的单亲妈妈在日日泣血啼哭。我不赞同江妈妈的公布个人信息的做法,但那确实是被逼近绝路的唯一稻草。但凡刘家有人敢出面为此事稍做担当,宽慰这失去独女的女人的心,事情也不至于此。
@付亮的竞争情报应用:关于江歌案,绝大部分来自媒体的推送文所描述的案件始末,都存在重大事实性错误。他们或是有意或无意地篡改、裁剪了事实。事实上,很多热点事件都如此,单方信源+突出吸引眼球内容,同情江歌,也期待公正执法,法庭判案不依法,反被媒体、自媒体左右本就是怪事。
@诺诺26043:前段时间,日本留学生江歌被杀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希望那些像江歌这样见义勇为的孩子,当你用你的善良去保护另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先保护好你自己,毕竟,当善良遇上自私时,善良是处于弱势的。所以在见义勇为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你自己,也希望刘鑫的家人在孩子做错的时候不要让她回避错误,只有让她直面错误,才有改正补偿的机会。不要让做好事的人寒了心。
@白水法院:罗曼罗兰说,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借用这句话,有一种勇敢是在认清人性的丑陋之后,依然对美好的人性充满期待。愿所有人的内心都能保有一丝光明。
编者后记:事情仍然没有结束,人们对于此事褒贬不一,有人心疼身死异乡的江歌和丧失爱女的江妈妈,也有人渐渐开始理解事情的起始人刘鑫,但不容置疑的是我们都在指责罪人陈世锋。从大家的对此事的议论、悲痛、愤怒来看,我们仍然是那个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来生活的人。而对于这一桩在网络上越炒越热的江歌案来说,最痛心的莫过于与唯一的女儿相依为命的江妈妈。不论如何,江歌是为了救刘鑫而失去生命,我们希望的只是江歌家庭得到应得的尊敬,莫让见义勇为的勇敢者寒了心。(学生编辑: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