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宜春学院 - 《宜春学院报》

从学院校园走出的一匹商界“黑马”
——专访原宜春师专83届校友、熊猫金控董事长赵伟平

2017-11-30     浏览(847)     (0)



  10月9日,宜春学院奖金金额最高、单笔捐助金额最大的校友奖学金———赵伟平奖学金颁奖大会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这是宜春学院办学近60年来,获得的最大一笔校友捐助。捐赠校友、原宜春师专83届英语系、熊猫金控董事长赵伟平应邀回母校为50名品学兼优的“师弟师妹”每人颁发一万元奖学金。他的举动不仅被外界誉为“史上最有情怀校友”,在母校,更是受到了师生的追捧,校长李雪南还特别为他颁发了宜春学院“校友杰出贡献奖”奖牌。颁奖大会结束后,记者对这位“大手笔”感恩母校的赤子进行了专访。
  农场下乡知青不经意考进大学眼前的赵伟平衣着朴素大方,全然没有常人眼里那种“大老板”的阔绰。他虽年已56岁,但言谈举止沉稳儒雅,具有成熟男人的魅力。
  “我老家在浙江诸暨,父母为讨生活来到宜春市奉新县一家垦殖场务农。我有兄弟姐妹五个,全家七口全靠父母微薄的收入。每到开学时,父母就为五个子女的学费犯愁,只有东拼西凑才能对付下来。”不是他亲口道出,还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资产丰盈的“烟花大王”竟然也是出身寒门。
  赵伟平告诉记者,1976年高中毕业后,他下放到奉新县的东风垦殖场,成为一名下乡知青。1977年恢复高考,在上山下乡知青中成为一条跳出“农门”的新途径。当时他其实对去不去考也不太在意,只是对英语比较感兴趣。
  “我下放时,有一次听到江西广播电台播放学习英语节目,就每天守着时间跟着学。后来我在村小学代课,有位老师看我是一棵好苗子,就劝我去参加高考,并开导我说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1980年,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就考上了宜春师专英语系。”说起人生道路的第一次改变,赵伟平依旧沉稳平静。
  在母校收获恩情与赛跑冠军说起在宜春师专的三年大学生活的记忆,他感慨地表示往事历历在目,让人怀念。怀念以前的老房子,那令他挥洒汗水的跑道,一起走过三年的老师、同学们。30多年过去,如今母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评价归结到一点就是感叹和赞美。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活并非像现在这样多姿多彩,学生们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围绕学习而转,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成了生活中最好的佐料。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至今仍保持联系的英语系江书记。在学习上,江书记是我的好老师,私下我们又是好伙伴。”带着对母校的情意,怀着对恩师的感激,赵伟平的眼里饱含深情。
  说起在母校三年的学习经历,赵伟平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他在体育方面收获的成就。
  “在师专的三年中,除了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外,就是爱好体育,这也缘于在农场下放四年的锻炼。当时农场是军事化生活,清晨听着军号起床下田干活,到了大学刚入学,学校就举行元旦运动会,因为身体素质好,就报名参加了环城赛跑,意外拿了第一名,还打破运动会纪录。”赵伟平说,自打拿了第一个第一名后,他发现自己也会跑步。此后还连续三年在运动会中破自己400米、800米、1500米三个项目的赛跑纪录。大二参加全省大学生运动会,获得赛跑冠军。
  业务助理向“烟花大王”华丽转身1983年,赵伟平从宜春师专毕业,分配到宜春技校当英语教师。不安于现状的他天生就喜欢挑战与风险。两年后,他去到深圳找工作,联系到深圳市教育局,单位却不同意让他离开。第二年,他又跑广州,恰逢当时江西在招广州办事处工作人员,但学校还是不放人。
  赵伟平的性格是认定了就坚持,在历经两次申请调动未果下,他还是排除阻力,去了江西外贸驻广州办事处。他干了三年多业务助理,对外贸的进出口业务流程了如指掌。当时身处人人都羡慕的国有外贸企业,工作轻松工资又高,而不满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的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我也深知出来干个体肯定要经受很多艰辛,很多时候要失败,但这阻挡不了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的脚步。”赵伟平说他毅然辞职下海,成立了全国烟花行业第一家私营企业。一路走来,他又创立了全国烟花行业第一家私营生产企业、全国第一家专业烟花燃放公司、成为中国烟花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这“四个第一”的辉煌业绩,奠定了他财富上升的基石,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外贸业务助理到“烟花大王”的华丽转身。
  谈到自己创立烟花企业的经历,赵伟平感慨地说:“道路是很艰辛的。第一次跟二十多台卡车从广州押送烟花到湖南、江西,还没到湖南就翻了一台车,回广州又翻了一台。2001年,我的一家工厂发生了一次烟花爆炸事故,当时同行都等着看熊猫烟花的笑话。但是我妥善安置好受伤家属,给了社会各界一个满意的交代。”
  在经历坎坷的同时,他也收获了一个个成功。2001年12月31日,赵伟平去深圳世界之窗,亲自设计了小埃菲尔铁塔烟花燃放,成为深圳世界之窗最漂亮的一次烟花燃放。2002年1月,他又参加了英国玩具博览会,并买下了英国第二大烟花公司,“熊猫烟花”成为公司享誉世界的核心品牌。2006年,他荣登当年“中国十大EMBA风云人物”。
  回顾创业路上的失败与成功,他说:“体力的苦,不是真正的苦,磨练心智是最苦的,总是折磨你的意志和斗志,只有克服别人所不能克服的困难,最终才能达到成功。”
  捐款助学为报答母校培育之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赵伟平此行母校的目的,是来完成向母校捐赠500万奖学金的心愿,这也是迄今为止,学校接受校友捐赠最高的一笔奖学金。10月9日,赵伟平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专程来到宜春,参加母校举办的“赵伟平奖学金”颁奖大会。
  颁奖大会上,首批50名优秀学生获得了每人1万元的奖学金,这也是我校目前奖金金额最高、基金规模最大的奖学金。校长李雪南为他颁发了宜春学院“校友杰出贡献奖”。对此,赵伟平深情地说道:“是宜春师专改变了我的人生,使我的眼界变得更加宽广,让我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职业,这是我报答母校的心意。”
  当记者问及作为校友和学长,对还未走向创业道路的学弟学妹们有何寄语时,赵伟平道出了一番真挚的感想。“作为刚走向社会创业的大学生,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先去了解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不要急着当老板,有了积累和财富再去走当老板这一步。我不比大家聪明,但我很用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力争做得最好,这也就是成功的秘诀吧。”
  赵伟平的敏捷好思来自于好学。“我喜欢看小说,去学小说中有价值的人物的经验,把别人有用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现在孩子大了,没有了家庭负担,我还想要为今后的事业再来一次创业。我的生命观念是人活一百年和活五十年没多大区别。人不在乎活的时间长短,而是活的价值,干自己喜欢的事,实现梦想。”胸怀、梦想、格局,是他的人生座右铭,也希望赠与学弟学妹共勉,希望他们也能成才,像他一样能为母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新闻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