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赣南医科大学 - 《赣南医科大学报》

讲课是一门学问

作者:□药学院程庚金生    
2018-06-15     浏览(63)     (0)


  讲课看起来好像很容易,貌似有了 PPT 讲稿和多媒体智慧教室就能轻易做到。其实不然,讲课是一门学问,需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一是要备好课。首先,教师要深刻理解所授课程的学科体系,对课程内容须全面、正确、透彻地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的来龙去脉、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弄清楚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如药学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要厘清这门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它从四大化学中来,分析化学中的现代分析技术,为后期的《药物分析》等课程打下基础,具体又细分为光分析法、电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热分析法及分析方法之间的联用。其次,教师还得多读内外不同版本的教材,只有多读才能正确、透彻地掌握课程内容,不断更新知识,为学生准备“一池流动的最新鲜的活水”。第三,教师还须加强实践。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自己充分理解课程内容。难以想象,如果老师自己都不会操作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怎么能单纯从理论上教会学生色谱技术。
  二是要讲清楚。教师自己明白了还不够,还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尽好传道授业之职。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一方面,要从问题引出概念,从案例引出知识点,从现象引出原理,不是照本宣科、念PPT,而是用自己的话、站在学生角度来讲授,做到逻辑清楚、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性质和特征去反复实践,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色谱知识,可以从 2008 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出发,从化学的角度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再讲解色谱的起源、色谱的分类、色谱的理论、传统色谱技术、现代色谱技术。
  三是要听得懂。上课让学生听懂,才能形成有效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讲色谱时,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去检索目前国内外色谱厂家,找出最新的色谱相关仪器及其性能参数,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当观察到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时,还要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其原因,通过反思获得感悟、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形成特有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