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写家书 定班规 过生日

萌新们用家书致敬成人礼

2018-10-01     浏览(85)     (0)




  “我以前经常发脾气,现在想想真是不成熟的表现。”“我在南京很好,我会照顾自己。”“妈妈,你头疼好点了吗?”“我会早点帮家里减轻负担的,到时你们就可以不去广东打工了。”……中秋佳节明月高悬之际,法学院2018级全体小萌新们齐聚厚学楼教室,在学院老师和小班们的主持下,全情投入,用纸和笔认真地撰写着家书。他们用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或俏皮、或温情、或动人的话语,向父母汇报自己入学后的情况,用自己的方式祝福家人,告诉父母千禧宝宝已经成年、已经准备好开启人生新征程。
  “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实,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尽管网络将沟通变得无比快捷,但是家书却依旧是很重要的。”提及这次活动的缘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忠祥说道,“家书既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父母子女之间感情交流不可或缺的载体,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湮没。手写家书是我们学院推进感恩教育的重要方式,是亲情的深度表达。我们除了有入学家书、还有写毕业家书活动。”
  “学生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在陌生的环境进行严格的军训,辛苦的同时肯定很想家。所以我们就想在中秋节的时候让大家用一种写家书的方式给家人报平安送祝福,同时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新生辅导员曹蕾老师说,“他们的年龄大概都是在十八岁左右,借着写家书的机会也让家长们看到成年孩子的精神状态。”公管1804班的龙飞兰坦言:“纵然心中万千感谢,但是面对父母,有些话还是无法表达出来,但是通过这样书写的方式,我就能轻轻松松就把心中的话说出来。”
  见字如面。同学们在家书中畅所欲言,有的感谢父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地照顾、有的思念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有的叮嘱父母辛苦工作的同时要注意身体、有的向父母汇报自己大学四年的规划……“同学们都很认真,每一封都可以称作是最美家书!”小班刘翼介绍说。“报到那天跟妈妈分别,是我第一次看到妈妈哭。我想如果她看到我的信会是我第二次看到她哭。”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家吃上妈妈为他早已准备好的烩羊肉,来自内蒙古的社会1802班的李泽芃俏皮地说。
  活动当晚,除了温情的写家书环节,同学们还与学院的四位小寿星一起吃蛋糕、过18岁生日。同学们在品尝到了印有“南工”“明德”等字样的月饼后,一起为班级规章和宿舍公约出谋划策。“写温情家书、定班级规章、吃南工月饼、过集体生日……我们第一个远离父母的中秋节过得很充实。”同学们纷纷表示,会遵守新规范,共进步齐发展,不辜负家人和师长的期望。 张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