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新疆农职院》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0周年

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战略高峰论坛暨2018—2019学年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作者:学院党委书记 李玉鸿    
2018-09-16     浏览(507)     (0)
 

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大家上午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天,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60华诞,同时还迎来了20185726名新成员,可谓欣逢盛世,期遇良辰。值此幸福时刻,我谨代表学院,向出席今天开学典礼和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高峰论坛的各位嘉宾和各位初来的小伙伴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重返母校、重温昔日美好校园时光的校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院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的离退休老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教职员工和刻苦学习的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贺!是你们,让新疆农职院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六十载栉风沐雨,农职人薪火相传。60年里,一代代农职人,牢记使命,往而复来、革故鼎新、无私奉献,为学院建设和发展同心协力,共同铸就了农职院今天的春华秋实。

  1958年,为解决自治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昌吉回族自治州合作干部学校应势诞生。建校之初,百废待兴。学院的创办者们筚路蓝缕,垦荒拓路,老师学生齐动手,建校舍、搞绿化,编书本、造教具,自力更生建校园,田间地头练功夫,在庭州大地上开始了汗洒杏坛的艰辛历程,一所充满希望的学校在这片荒芜之地上孕育而生。1965年,学校因开展“半农半读”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校领导苗永清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在举办中专教育的41年历程中,一代代“老农校”人将“学农爱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作为服务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光荣传统,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方向,将“育才”与“兴农”相结合,面向农村、面向生产,先后开办了“农青班”、“村长班”“葡萄班”等实用技术班,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走出了一条把科技与人才直接输送到广大农村的新路子。学校3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在广袤的天山南北创造了“中专教育树红旗”的办学奇迹!

  2000年,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潮流的推动下,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从此进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期!农职院人紧紧围绕“办一所什么样的农职院,怎样办好农职院”这个根本问题,确定了“立足新疆、面向市场、紧贴经济,服务‘三农’、产学结合、开放办学”的办学定位;坚持咬定农字不放松,一心一意办高职,实现了“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十年创一流”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学院跻身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行列;2008年,学院与自治区农业干部学校进行了一体化整合,为下一步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学院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迅速提升,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成为了新疆职业教育的“领头羊”,成为了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谱写了一曲在西部边远地区、在农业艰苦行业创办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华彩乐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在荒原中选址,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起步,经过60年的艰辛创业,学院从一所地区级的中专学校到国家级重点中专,再到全国首批、新疆首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创造了在祖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高水平国家示范院校的成功范例。这每向前一步,农职院人都付出了百般努力,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农职院人依然坚定信念、努力拼搏,始终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农职院人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凭着这股干劲儿,凭着这股精神,学院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实践和进步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60年发展靠的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用党的领导统领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率先在全疆高职院校成立分院党委,创新了享誉全国的“五统一”、“五跟进”、“五结合”学生党建“三五”新模式;坚持抓学习、促常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校园政治生态,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让党的旗帜在校园高高飘扬。学院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60年发展靠的是潜心为师、立德树人。我们始终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历史使命,按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在全疆率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改革,创新高职学生德育活动课新模式,开展“各族学生结对子、民族团结一辈子”互帮互助活动,评选先进典型,树立身边榜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学院涌现出了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王学利、全国职业院校共产党员育人楷模吾买尔·艾买尔、自治区反恐勇士努热买买提、全国大学生道德实践优秀代表阿尔巴提·吾吉阿布都拉、无偿捐献骨髓的美丽姑娘甫鲁瓦·吐雅等一批先进典型。

  60年发展靠的是汇聚力量、凝聚人心。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关键,实施“765432”干部人才队伍培养工程,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位置、让会干事的人有平台,打造了一大批推动学院发展的骨干力量,把学院建设成了新疆唯一一所同时拥有国家级重点专业、国家级教学成果、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教学名师的高校。学院涌现出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丑武江、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王新燕、新疆首届“四好”老师王小平、新疆设施农业技能大师陈远良等一批领军人物。学院深化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积极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把学院打造成了一所具有浓厚人文关怀的幸福农职院。学院荣获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60年发展靠的是深化改革、培养人才。我们始终把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中心工作,坚持“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坚持“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能力与岗位需要零距离”,按照“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跟着生产走”的教改理念,在全疆率先进行了“一区、四中心、八基地”的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办学体制改革,创新政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虚拟二级学院办学体制;探索创立了“金牛班”“一轮半”等全国知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打造了一批国家级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探索构建了中、高、本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60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十余万名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初次就业率连续13年稳居新疆高校的首位,先后被评为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院校。

  60年发展靠的是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我们始终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把服务“三农”作为办学宗旨,按照“教学服务农业生产,科技带动农民致富”的社会服务理念,创新了校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多种服务“三农”新模式;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以南疆为棋眼,全面托管“三县四校”,确立“五个好”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农村新型实用技术‘明白人’培养工程”,创新“M+1+N”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开创了国内职业院校“义务托管”新模式的先河,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新疆农职院探索的高职院校托管南疆职业学校新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意义重大!”

  60年发展靠的是文化传承、筑根塑魂。60年来,学院传承统文脉,融地域文化,积学院文韵,孕育出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勇于担当、追求卓越”学院精神,形成了“润德砺能 和以至善”的校训,“知行合一 耕读人生”的校风,“进德修业 爱洒绿洲”的教风和“敦品强技 和美竞进”的学风,凝聚着学院的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蕴含着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成为学院文化的灵魂,融入每一个农职院人的血脉,化为推动学院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离不开自治区农业厅、教育厅、人社厅、昌吉州等上级单位的正确指导,离不开各兄弟院校的无私帮助,离不开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更离不开学院师生员工的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学院党委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老师们、同学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新时代、新征程。学院历经一个甲子,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新疆面临稳定和发展两个“三期叠加”的复杂态势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农职院人如何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践行中央治疆方略,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新时代,我们必须明确奋斗目标:我们要把学院建成教育理念先进、体制机制领先、内涵质量卓越、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院成为中国特色农业职业教育的典范,校企协同创新排头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地,现代农业技术研发示范基地,新疆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建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坚强阵地。

  新时代,我们必须明晰发展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面向中亚、服务三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聚合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资源,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着力建设一批支撑、推动、引领自治区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高水平专业群,广泛开展各级各类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声誉。

  新时代,我们必须要展现新作为:

  一是强化内涵要素建设,推进质量强校工程

  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密切对接自治区产业发展,创新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的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服务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农、林、牧专业优势,打造国内一流的种植、养殖技术专业群,打造自治区领先的数字经济、机械制造、食品药品等专业集群。服务企业走出去,加强与沿线国家院校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职业认知与学生成长规律,深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将创新思维、综合素养、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新时代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继续完善“3322”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专兼结合、校企互补,高标准引培岗练,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培养一批行业企业翘楚,打造西部地区卓越师资团队。

  整合实训、科研、就业创业和企业技术创新等实践资源,打造国内领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以部门目标绩效考核为动力,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常态化。加快信息化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校园和大数据诊断决策平台,实现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实施服务强校工程。   服务脱贫攻坚,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深化“M+1+N”职教帮扶模式,联手更多兄弟院校,针对南疆职业院校,扩大帮扶规模,提升职教帮扶精准度。充分发挥学院教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组建高水平、接地气的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把工作室建到田间地头,把技术服务送到生产一线。做强、做实县、乡、村三级干部和技术人员专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各级各类技能培训,整体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依托学院“访惠聚”工作队和深度贫困村扶贫专干,做好稳定和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党中央治疆方略和新疆工作总目标落地生根。

  服务乡村振兴,肩负责任使命。深化县校合作,以产业兴旺为核心,依托学院优势,实施“专业支撑+产业扶贫”模式,围绕南疆林果、畜牧兽医等产业发展需要,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挥好四中心、八基地平台作用,建成3-5个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面向中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牵头组建丝绸之路亚欧院校(职教)联盟,搭建自治区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开展职业教育互联互通工程和服务“企业走出去”工程,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咨询、培训服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人才。积极拓展与亚欧国家的国际合作办学,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培养熟悉中国技术,通晓中国产品,理解中国文化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筑根塑魂凝心聚力,推进文化强校工程

  新疆作为反分裂、反恐怖、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我们更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师生筑根、塑魂、强底色。

  进一步明晰办学理念,凝练提升学院精神文化。创新学院精神文化推广普及途径,从班风、舍风抓起,营造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全体师生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依据学院章程,着力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显著提升治理能力,建立运行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深化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思政机制,启动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深入推进党建“三五”模式、深化德育活动课改革,推进“认亲结对子、团结一辈子”“三进两联一交友”系列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全院师生自觉自发的行动,争创“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文明校园”、“全国三全育人示范基地”。建成“一轴三园18景”的绿色农职,把校园打造成3A景区。建好用好校史馆、办学成果馆、中国德育馆(新疆馆)等场馆。建设“开放农职、活力农职、绿色农职、人文农职、和谐农职、幸福农职”,使学院成为广大师生高度认同和自豪的精神家园,成为民族团结的大熔炉,成为新疆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行者和践行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同样,要实现新时代农职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的奋斗目标,也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要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把办好职业教育作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责任担当,把托起农牧民孩子的美好明天作为价值追求,把培养爱党爱国、勇于担当的优秀大学生作为历史使命,继续苦干实干,团结奋进,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新疆不懈奋斗!

  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实现学院新目标,教师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丰富内涵。

  首先,要明师道。师道的核心是深沉的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院在南疆参加“访惠聚”、“深度贫困村”、“幼儿园支教”、义务托管等工作的干部教师近80人。这是农职人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他们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向奋斗在南疆一线的老师们致敬!作为一名农职人,就是要坚持国家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做到“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去,哪里最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向同行。

  其次,要讲师德。师德的本质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崇高师德、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全体教职工要以他们为榜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心灵,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再次,要强师能。师能的基础是扎实的专业学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功底扎实、技术精湛的优秀教师,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最后,要怀师爱。师爱的源泉是宽厚的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广大教师要爱生如子,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始终充满自信的追逐人生梦想。

  同学们,青春无边,奋斗以成。青年是毛泽东眼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李大钊笔下“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群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口中的“生力军”、“圆梦一代”、“强国一代”。希望大家不辜负先辈们的殷切期望,把握人生际遇,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在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在此,我借此机会向同学们提四点希望:

  一是做爱党爱国的奋斗者。爱国主义是凝聚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光辉旗帜,也是当代青年成长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学院2015级学生阿尔巴提同学勇斗暴徒的事迹在天山南北广为传颂。同学们,学长们已经为你们做出了榜样,希望你们以最大热情、最大热忱,既当追梦者,又当圆梦人!

  二是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学院开展“各族学生结对子,民族团结一辈子”融情实践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最美农职院学生”,他们献血救人、扶弱助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农职院。我希望同学们都争做“最美农职院人”,牢固树立“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学习上共进步,在生活上共帮助,生活中手拉手,在情感上心连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自觉做加强民族团结的建设者、促进者。

  三是做为母校添光彩的担当者。历届师长爱校为家,支持学校、维护学校,为大家做出了榜样。学院老书记苗永清,将自己毕生积蓄40万元无偿捐献给学院,成立“苗永清奖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希望你们学习苗老“热爱学校,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关心关注学院的发展,为学院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做“我为农职添光彩”的担当者。

  四是做专业技能强的开拓者。专业是你们未来人生出彩的重要基石。学院先后有两百余名学生及团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高扬起金灿灿的奖杯。学院的“我可”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已经虚位以待,等待你们开始富有深度的学习和成长。专业学习有苦有甜,我希望同学们始终充满自信,坚定人生出彩的信念,做到“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在专业、行业领域做“大国工匠”,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希望同学们乘新时代春风,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青春奋斗中梦想成真!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旗帜高扬风帆劲,破浪前行正当时。站在新时代,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只有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加准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从世界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更加清晰。我相信,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上级领导和相关单位指导帮助下,在各兄弟院校和各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校友的关心关注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院的奋斗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新疆农职院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各位贵宾的到来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作为系列论坛的承办院校,我们一定会尽其所能为大家做好服务。祝大家在新疆期间心情愉快,万事如意!

  再过几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月是中秋分外明,在此预祝大家月圆,团圆,心意圆,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