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美丽真的要趁早吗?
作者:
事件直击: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暑假,不少孩子都进行了外貌上的“微调”,割双眼皮、隆鼻、削下巴……整容呈现低龄化趋势。校园里刮起的 “整形风”,有的是孩子要求进行整容,有的是家长带孩子去整容,他们认为:美丽是一种早期投资,要趁早。整容低龄化现象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问题。
阁主之问:为什么会出现整容低龄化现象?
汉语 吴毓淇:整容低龄化现象背后,其实凸显的是中国家长无处不在的焦虑和“起跑线思维”。在一些人看来,“颜值即王道”,出众的外貌是升学、就业、找对象的敲门砖,机会只掌握在好看的人手里。另一方面,如今所谓的“流量经济”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娱乐圈整容的明星不少,一些直播平台的主播通过整容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成为被年轻人追逐的“流量”。这种“靠脸吃饭”的单一价值体系容易让部分年轻人迷失,以为“照搬”整容就能获得收益。因此,“标准化美人”的成功案例瞬间获得“起跑线思维”式家长们的追捧,“美丽是一种早期投资,要趁早”类似这样的观念层出不穷。这暴露出的一些孩子和家长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也反映出一些人的焦虑心态,折射出价值观的单一。
阁主之问:追求美丽没有错,但是美丽只能通过整容获得吗?应当树立怎样的美学观?
材料 孟雨婷:在这个时代,“高颜值”似乎已经被拔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这真的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吗?诚然,是有一些人因为外在的美丽获得了一些别人没有的机遇,但这毕竟不是社会主流。倘若一个人为了暂时的美丽而在整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且不惜以自己的健康为代价,想以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别人的另眼相待,那这个人的审美无疑是肤浅且扭曲的。真正的美学绝不仅止于此。
与其为了一张美丽而脆弱的皮囊消费自己的健康,不如潜心磨练自己的内在,获得永恒的美丽。当代的我们应当学会用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填充自己,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也许你的外貌并不出众,但要知道,一个有趣的灵魂绝对比一个空有颜值的花瓶更能打动人心。
阁主之问:网红文化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众对“美”的从众心理,怎样克服这样的盲从心理?
材料 姚欣雨: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红人自身的某种特性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一些直播平台的主播因为整容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一些人片面地认为,整容就能变美,未来的路也会走得更好,于是越来越多尚未成年的孩子们持着这种简单粗暴的价值观,纷纷去“变脸”。不仅孩子盲目求美,家长们也守着自己的虚荣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颜值”这方面不落后于他人。网红审美说到底是一种极端的审美,与自然美毫无关系,人们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貌,一味地趋同而毫无自身特点,这样的审美未免太过肤浅。求职的道路上,第一印象是很重要,但是要想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好的内在才是不二法门。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我们需要修炼一颗独立的心,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同时对美丽持有自己的观点与判断,在这繁华的大千世界中追求每个人自身独一无二的美。解决盲从,不如反客为主,命运本就掌握在自己手里,认清了自己的方向,你自然就是美好的。
阁主之声:爱美本无错,我们也尊重一些人整容的自由,但是整容低龄化并隐隐成为一种潮流的现象却值得我们反思。所谓“美丽要趁早”,就要看是哪一种美丽了。依靠整容造出来的“美丽”,不能变成是对自卑感和虚荣心的掩饰,更不要以为“靠脸吃饭”就是这个社会的常态正道。修炼由内而外散发的人格魅力,才是真的要趁早,要从小培养。漂亮是加分项,而不是唯一的“得分项”。外在的美丽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真正能让我们我们闪光的,还是内在的修养。也唯有注重心灵美,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注:欢迎广大读者与我们联系,将话题、想法、观点发送至xbs@njtech.edu.cn,也可以关注大学生记者团官方QQ平台“南京工业大学记者团”!王博文 吴毓淇 孟雨婷 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