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开栏语
目前,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显著。这与潍院人的科学谋划、改革创新、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勤奋工作、无私奉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讲好潍院故事,传递潍院好声音,本报从本期开始,将开辟专栏,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生在我们师生身边的温馨感人的小故事,以期弘扬“和衷共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潍院精神,增添前进正能量,助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欢迎广大师生踊跃投稿。

致敬!我们最可爱的人

2018-09-14     浏览(87)     (0)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如期而至,总有许多老师和学生的身影梦寐萦怀。
  今年的暑假可谓闷热酷暑,但信控学院仍有十几位老师和60多名留校学生全身心备战即将开始的电子设计赛、物联网大赛和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授课竞赛决赛。
  他们之中有年轻教师,也不乏50岁以上的老教师。为了增长学生本领,也为了大赛成绩,他们不怕吃苦受累,甘愿与学生一起打拼。酷暑下,汗珠不停地顺着发梢滴落,饥了饿了就啃块方便面,困了累了就趴在桌子上、在实验室走廊里、在排椅上、在凉台上小睡一会儿,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
  有时他们的家人也报怨,“都这个年纪了,图了个啥?”———大哉问!家人的这一问是疼爱,好说,毕竟志同道合二十几年了。而恰恰也有的同事如此问。如果回答“就是想为国家和老百姓做点实事”又怕人家说唱高调;如果不给个答案,有人可能认为他们肯定想贪图些什么好处,所以,只好说“就是感兴趣而已!”
  参加今年课程授课国赛的刘金花是位年轻女教师,从5月初的预赛到7月底的决赛,一直都在高度紧张地精心准备着、雕琢着讲课比赛的每一细节乃至每一句表述。没有节假日,没有周六周天,白天在学校备课,晚上家里熬夜通宵。暑假放假时,还在与多名老师反复切磋教学教法,反复试讲,反复修改讲义。南京预赛、湖南决赛,一去就是一两个星期,家里孩子、爱人和老人也顾不上,撇家舍业几个月,一心只想展示真实水平,展示学校教师实力。决赛成绩出来了,全国二等奖,她没有说别的,只是在报销出差单子时淡淡地说了一句话:“书记,我尽力了!”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的一位年轻女老师,平时活泼可爱,经常参加排球赛、径赛什么的,人缘很好,课也讲得不错,深受学生喜爱,在家也是个孝顺媳妇。学校统一组织体检时,据说查出了胃病,挺严重的,但她在同事们面前都表现得很乐观。暑假前,尽管她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但仍欣然接下了新学期的2014级学生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新学期开始后,她一节课都没有请假或申请调课,尽心尽力地给学生们上着每一节课。直到一天早上,突然接到她爱人的电话,说她住了急诊,想见学院领导最后一面。听她家人说,当晚送她来急诊时,她还反复地叮咛自己的爱人“别忘记了向学院给我请个假,今天的课先不上了,别让学生们老等着……”氧气罩撤下来了,她安详地永远地走了,离开了耕耘十几年的三尺讲台,放下了对学生们的关爱和惦念永远地走了……她叫姜述凤,一个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名字。
  来信控学院三年有余,发现许多老师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是那样执着,那样热心。有的老师,除了日常给学生上课,还义务为考研学生辅导考研课程,不论平常上班,还是双休日,只要有学生求教,总是有求必应,耐心答疑辅导;有时在办公室,有时学生到家里,有时晚上十一二点打电话咨询,总是孜孜不倦。有的老师看到学生实践方面缺少实验器材,自己掏钱给学生买线路板、买元器件;也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做好大学四年的生涯规划,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成功历程,义务为学生做讲座……为了谁?为了啥?从他们的所言所行中可以想到答案。
  大家都说,大学,没有大师不行。我也说,大学,没有这些心系学子,甘愿为学校为国家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不计报酬、不怕辛劳、默默奉献的老师们也不行。大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老师们更是新时代我们最可爱的人! (李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