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新生开启志愿服务第一课
张朝晖讲授“志愿服务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使命”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来校为新生作报告,探讨志愿服务精神、文化使命等。张朝晖认为志愿服务是解决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行为,可获得新人生。校团委老师介绍我校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希望新生在志愿服务中认识更优秀的人,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报讯 9月3日晚,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朝晖应邀来校,在东校区体育馆为2018级新生作了题为《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使命》的报告。党委副书记宁秋娅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开始前,宁秋娅在会见张朝晖时表示,我校正在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点、青年特征、农大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以期培养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担当意识、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希望张朝晖经常来我校与青年学生交流,传播志愿服务理论和志愿精神。张朝晖对学校的邀请表示感谢,他高度肯定了我校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期待与农大携手推进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双方还就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志愿服务为什么?什么是志愿服务?张朝晖的报告首先从问题引入,引发在场同学的思考。他回答,志愿服务是一个以自由意志、人格独立、无私奉献为精神内核的实践行为,可以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获得一个自由与自觉兼得的新人生。随后,张朝晖详细阐述了志愿服务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志愿服务的兴起及其特点、中国志愿服务面临的机遇、志愿服务的国际比较、志愿服务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现象、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使命等。
谈到青年志愿者行动,张朝晖介绍,2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各级共青团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西部开发、扶贫济困、大型赛会、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及助老助残等领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开拓性、标志性意义的成果。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勇做知行合一的奋斗者,用志愿行动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史诗。
报告现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志愿服务第一课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反响。
报告会后,校团委老师邢雨凝为全体新生介绍了我校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希望新生们在志愿服务第一课中对学校志愿项目、志愿者风采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触;学校“五四青年标兵”陈功峻分享了自己参加巴西残奥会、平昌冬奥会志愿活动的故事,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志愿服务中认识更优秀的人,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卢兆彤、院长张晖、教授张晓红、副教授赵少华,校团委副书记秦颖等聆听了报告。(郝琦伟 王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