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报》
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很有必要
□机关党委书记 臧晨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入了解干部情况,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这既说明了“完善谈心谈话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些党组织和一些领导在实施 “谈心谈话”制度方面存在的缺失。
“谈心谈话”,看似很轻松的一个话题,实际中却不免显得沉重。
一是现阶段,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受市场经济交往形式的影响,党内同志间淳朴的、推心置腹的沟通和交流减少了,讲理想讲事业的谈话减少了,互助交心似的谈话减少了,同时却出现了不讲原则的拉关系、找路子、划圈子的所谓“人脉”关系交往和应酬,有些人甚至把建立这种“关系”和善于这种“应酬”视为“有本事”,“有能力”、视为仕途发展的“基本功”,这是不正之风在党内的反映和表现。
二是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对下属干部一般是集中提出工作要求和希望比较多,个别“谈心谈话”比较少,这也导致一些矛盾、问题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得不到有效解决,从而使问题积少成多,形成疙瘩,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从客观上说,或许因为领导工作比较忙,无暇“谈心谈话”;从主观上说,除了个别领导认为自己很了解干部情况外,更缘于一些领导,尤其涉及到党风廉政方面的话题,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避重就轻不愿意谈。
这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把 “谈心谈话”作为制度加以重申,我认为其必要性就在于:
1、“谈心谈话”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称其为最细致入微的宣传鼓动形式。为深入了解干部情况而谈,为密切组织与个人的关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密切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而谈,起到了加强党内联系,促进党的团结的作用。
2、“谈心和谈话”是有效开展党内工作的具体方法之一。领导找党员干部“谈心谈话”,主要是为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也是为了深入了解他们内心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予以正确引导和帮助。经常开展这种谈话,有利于沟通工作和思想情况,还可以发现下属与基层干部中大量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典型,是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对党员干部日常考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谈心谈话”中的“谈心”,侧重于心灵与情感的沟通,不加掩饰,更多站在替对方考虑的角度,讲道理、分析问题,推心置腹的解疑释惑,是领导责任与工作艺术的结合,是思想工作深入细致的体现,是化解矛盾、增进理解、加强团结的重要方法,也是各级领导必备的基本功之一。“谈话”则更正式、更严肃、更原则一些。“谈话”的目的旨在为落实宏观政策和总目标总任务,通过个别谈话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研讨和优化具体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约定具体量化和时限等。如果领导只满足于开会发文件,动员讲讲总目标和总任务,忽视通过个别谈话有针对性地抓具体落实,这就容易出现只注意一般而忽视个别,只强调宏观而忽视具体的现象,导致工作质量和精细化程度下降,特别是基层党委和部门领导,更应该从细致入微的 “谈心谈话”做起。
4、“谈心谈话”制度的确立和深入开展,是促进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方法和措施。“谈话”又包括“警示谈话”、“诫勉谈话”。这种“谈话”,从对干部的爱护、关心和负责的角度出发,对发现个别党员干部中的不良苗头,及时进行认真严肃的警示教育和帮助,真正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同时也是对领导自己负责,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
落实 “谈心谈话”制度,是我党一直弘扬的优良传统。但是“谈心谈话”,方法在谈,关键是要以诚相待,触及内心,真正实现心与心的互动。否则,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的“谈心谈话”是没有实效的。真正的谈话是寻求沟通、寻求理解,是在情和爱的交流中寻求温暖,是在真和善的交流中寻求思想;而语言,即是通向彼此心灵的桥梁,是互相照亮更是互相发现的一束火把。好的“谈心谈话”,应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素养和基本功,领导干部也必然能够从中取长补短,提升自我,并在加强沟通中增进理解、形成合力。实践证明,领导经常找党员干部谈心,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