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报》
做有温度的入户访谈
作者:法学院 刘孝言
经过社会实践,作者深入残疾人家庭,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困难,并认识到只有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才能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作者感谢大家的配合,呼吁更多的人加入社工行列,帮助残疾人实现“助人自助”宗旨。
经过十几天的社会实践,自己收获很多,也成长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走过的那么多社区,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记忆犹新。
这次社会实践,我从最初担心自己做不好到现在的游刃有余,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培训课上,老师们细心讲解如何填写残疾人问卷,让我们明白了问卷中的逻辑关系。入户调查的实践,使我们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落到实处。期间,社区工作者和残联的老师们尽力为我们提供帮助,当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遇到问题时,他们第一时间给予耐心解答,使我们的调查得以顺利进行。
入户调查中,我们深入残疾人家庭,亲身感受残疾人的生活。记得在某居委会,一位老奶奶来填写问卷,当她一下子拿出四个残疾人证时,我们都震惊了。后来才知道,她家里有四个残疾人,包括她的儿子、闺女以及外孙。老奶奶还向我们讲述了家里的住房状况以及生活条件,我们的心里不由得有些酸楚。调查过程中,我们见到了不少残疾人,有儿童、中年人、老年人。虽然他们身体上有这样那样的残疾,但总能看到他们充满阳光的笑容,感受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一点让我们感触颇深。在这次实践中,我们有时也会喊苦喊累,但是和他们身体上的不便、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起来,真的算不了什么,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抱怨呢?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运、何等的幸福啊!
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作为调查员,我们也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我们每到一户人家,都会受到热情接待,让我们感觉很亲切。有时也会遇到不配合的情况,通过我们的耐心解释,最终也会得到他们的理解。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采集信息,虽然不能兑现什么承诺,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呼吁相关部门更加重视,使每一个残疾人的需求都能得到落实,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次社会实践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只有我们真正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作为社工人,我们一直秉持“助人自助”的宗旨,在实践中了解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只要人人都为这个群体做出一点贡献,他们的未来定会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