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同心主治医生对病人进行血管超声检查
近日,血液透析病人魏先生,在航空总医院肾内科医护人员争分布秒的救治下,从发现内瘘血管杂音消失到明确诊断内瘘血栓不到2小时,从血栓形成到内瘘再通不到6小时,顺利打通了透析生命线。目前,魏先生病情平稳,进行着规律血液透析治疗。
据悉,透析病人的血管通路又称透析病人的生命线,主要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动静脉内瘘,临时透导普和带涤纶套的血透导管等类型,只有在这些通路保持通畅的情况下,病人才能通过透析,达到肾脏替代治疗目的。一旦通路出现问题,患者将面临生命危险。
魏先生的教治要回溯到最近的一个周一清晨。当时,血透病人魏先生一-家匆匆赶到了航空总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值班医生高艳副主任医师立刻问诊后得知:原来,在前一天周日,魏先生感到异常乏力、疲惫。“也许是中暑了?休息一会就好了。”带着这样的想法,魏先生沉沉睡去了。当家属发现他的异常时,给他量了个血压,发现魏先生血压只有100/50mmHg,因为经验不足,家属没有进行进一步处理,结果,魏先生一觉醒来,感觉左前臂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没有“声音”了!
对于血透病人来说,内瘘就是延续生命的生命线,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的魏先生和家属立刻慌了神。幸好,航空总医院肾内科给病友们建立了血液透析病友微信群。魏先生马.上向微信群里发布了求助信息,轮休的郜同心主治医师发现这条求助信息后,马上考虑到内瘘血栓的可能,当即给魏先生回复了“立刻来医院观察”的信息。于是,这才出现了魏先生一家清晨求医的一幕。
高艳副主任医师对魏先生进行初步体格检查,触诊发现,魏先生的动静脉内瘘血管已经没有用显的震颤,只有轻微的血管搏动,听诊只能听到轻微的血流声音,基本确定了内瘘血管血栓形成。高大夫立刻和科室血管通路医生郜同心主治医师进行了沟通,随时待命的郜大夫快速赶到了医院。
面对内瘘血管血栓,时间节点很重要,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血栓会成倍增加,甚至会引起动脉血栓。郜同心医生一到医院,立刻来到魏先生身边,对内瘘血管进行了更深入的检查,发现血栓在血管内并没有完全充满血管腔,在局部挤压动作“下可在血管腔内轻轻滑动,由此可判断患者的血栓为新鲜血栓。
郜大夫立刻对患者实行了内瘘揉栓治疗,经过近5分钟的治疗后,魏先生的内瘘血管渐渐出现了震颤,并向内瘘的近心端放散,医生再次诊察发现,魏先生的内瘘口血流量不足,存在血管狭窄的可能。
针对魏先生血栓形成及可能的血管狭窄后续治疗,主流方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开放式手术方案;避过原内瘘吻合口,截断内瘘血管,清除血管内血栓,并将被截断的内瘘血管近心端和近心端桡动脉进行吻合,形成新的动静脉内痰;第二种是血管腔内治疗方案;通过介人技术对内瘘血管进行造影,明确血栓形成的部位,通过导丝和球囊对血栓形成破碎,并对血管狭窄处进行球囊扩张,最终达到恢复动静脉内瘘功能的目的。两种方案各有优势,但综合考虑魏先生长期糖尿病病史,血管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医生们选择了对魏先生更适合的保护血管资源的腔内治疗方案。
魏先生收住肾内科后,肾内科副主任、任建伟主任医师立即联系医完导管室姚志敏副主任医师,姚志敏看过魏先生后,决定立即进行手术。在姚志敏副主任医师的全力支持下,医疗团队顺利打通了被血栓阻塞的内瘘血管,并对吻合口处的血管狭窄进行了球囊扩张术。最终,魏先生的内瘘血管保住了!他又听到了手臂里熟悉的“呼呼的生命之音,魏先生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魏先生这样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来,航空总医院肾内科已成功救治过多例。为此,航空总医院肾内专家特别提醒透析病人,当因各种原因出现低血压、腹泻等血容量不足的情况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血管通路情况,一旦出现血管震颇减弱,或听不到血管杂音,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或联系血管通路医生。
肾内专家介绍说,内瘘血管血栓形成的主要表现为:1、望:内瘘血管出现塌陷,不充盈;2、触;无血流震颇感且有条索状硬物,皮温变低,触痛明显;3、听:粗糙吹风样血管杂音减弱或消失。肾内专家强调,血管通路治疗存在时间窗,一旦发现疑似内瘘血栓,应及时就医,血栓形成后时间越长,再通的成功率越低。24小时内可考虑溶栓或血管腔内治疗,超过24小时,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行腔内治疗或手术取栓。
(郜同心田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