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江西中医药大学报》

医德医风之我见

作者:岐黄国医书院 2016 级 刘锋    
2018-06-10     浏览(38)     (0)


  在书院的生活是一如既往的忙碌,跟诊、规培、上课,然后就是班里的各种事情,偶尔有个时间拿来看看专业书那是一种幸福。但我很享受这样的忙碌,因为它在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性格,让自己的头脑无时无刻保持冷静,作出正确的判断。很多时候在别人看来自己是如何的努力,但只有自己清楚在方方面面做的是那么的不够,特别是在仁医仁术的体现上,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书院的同学比自己做的好。
  例如我们班宋祯艳同学在骨四科规培时,无意碰到了一患者的母亲在楼梯口默默的哭泣。如果当时是我很可能会视而不见,而她却丢下手中的工作走过去,因为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是不停的用手拍拍老人家的背,告诉她一切都会过去,也都会好起来。她说:“我想此刻也许只有倾听,让她倾诉宣泄出来才是最好的帮助”。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善意的举动让故事并没有那么快结束,第二天查房时,那位母亲在众多医生人群中主动拿出了香蕉给她吃,看她不好意思,还亲自帮她剥开,而她当时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除了感动,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对患者的责任不再是负担,而是担当。这个故事对很多人来说也许仅仅只是故事而已,而对于她来说这是一笔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我们班另一位女同学王维静在针灸推拿科轮转时备受好评,经常收到患者给的苹果和其他礼物。我向她取经有何秘诀,她这样说道:“在病人面前有对比才有对待的差异,如果你做的比之前的人好,病人就会倾向于更喜欢你,然后希望下次还是你来做,然后就会各种对你好,我们之间就是这样简单的相互关系”。很朴实的几句话,但却诠释了最直接、也最真诚的医患关系。
  我没有这两位同学的经历,即使有这种经历也未必能够做的有她们好。对于患者而言,我会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教他如何煎药,煮药过程中注意哪些细节,如何更好的认识身上的疾病。也许我目前只能做到这些,正如刘中勇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很多时候,在一个疾病面前,如果我们把医患责任细分,医生连 10% 都不到,关键还是靠病人自己。”但有时我们很多医生连这不到 10% 的责任都不能确保。所以对我们而言,尽职尽责把那 10% 当成 100% 去好好完成。何谓诚?这就是诚,也是药王孙思邈强调的大医精诚。
  世事变幻无常,很多时候我们作为一名医生,不管医术多么高明,我们只能解决一时的病痛,但解决不了患者家庭的不幸、工作的不顺、情感的失意、亲人离别的苦痛。所以,我们不是无所不能。做好我们该做的,解决他们目前最想解决的病痛,我们就算尽到了责任。何谓德?这就是的德,也就是仲师所说的“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很多老师都说过,不要轻易与患者交朋友,也不要过分与患者保持亲密的关系。也许我现在涉入临床不久,难以理解这一说法,因为我觉得医生与患者可以成为朋友,毕竟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战胜疾病,享受健康的生活。我们之间是可以互相信任的,可以成为朋友。
  而我更想说的,是“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术,平淡之极,乃为神奇,否则眩异标新,用违其度,欲求近效,反速危亡,不和不缓故也。”作为一名医生,不应只求速效,而首先应从内心坚定中医的信仰,更多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求极平淡之真。因为中医的神奇需要我们继承,中医的传奇更需要我们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