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保重身体!”“到了那边常联系!”“家里就放心吧,有我们帮着照顾呢!”“明年这时候我们在这里接你们!” ……
有不舍,有担心,在一片叮咛嘱咐声中,载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飞机于2018年7月26日下午起飞,划过蔚蓝的长空,飞往拉萨。
第四批援藏医疗专家们将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支援任务。赵越书记亲自护送医疗队到达机场,郭静竹副书记更是提前一天赶到拉萨,慰问第三批队员,迎接第四批队员。
为进一步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升西藏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北大人民医院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卫健委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精神。自2015年8月,已相继派出3批共20名来自呼吸内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急诊科、医学信息领域专家赴西藏自治区开展援藏工作。
此次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由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张前副主任医师(队长)、血液科吕萌主治医师、眼科苗恒副主任医师、肾内科王琰主治医师、神经外科王斌主治医师、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科王艳槟主治医师、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曹煜隆管理研究实习员7名专家组成。
继7月16日上午,在医院第一会议室召开了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欢送会后,医疗队出发当日,姜保国院长、赵越书记、医疗队员科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和同事们、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聚集一起,又为队员们举办了简短的送行仪式。
姜保国院长对队员们表现出的责任与担当表示赞赏。姜院长指出,作为一家百年老院,医院从建院初期就一直秉承着救死扶伤、济世为民的社会责任。近几年,医院更是扎实推进援疆、援藏、对口支援等工作,不仅带去了先进的医疗技术,还送去了先进的服务理念,加快了当地医疗机制改革的步伐,出色完成国家和人民的医疗救援和保障任务,彰显着大学医院的责任和担当。姜院长感谢大家主动报名,诠释着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的大爱情怀,并再三强调队员们要保证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只有自己健康,才能更好的救助他人”。同时,叮嘱大家在工作上要严谨、谨慎,注重沟通和思考,本着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为患者服好务。
赵越书记强调,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人民的关怀,援藏专家们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心血和汗水。感谢队员们的付出。并叮嘱大家入藏后在具体的工作上要有整体观,多从医院、科室的角度考虑问题。生活上要照顾好自己,“医院是你们的‘大后方’,有什么困难及时跟医院反映,医院一定尽力解决。我们也会代替你们照顾好你们的家庭”。
当天恰逢医疗队最小的队员曹煜隆的生日,大家一起切蛋糕,送上生日的祝福。“26年前的今天,我就生在西直门院区,是妇产科唐军老师亲手把我捧出。今天对于我来说真是太有纪念意义,非常有幸与团队的老师们在西藏一起开启27岁的新旅程!感谢院领导、感谢家人的信任和支持!”小曹难掩心中的激动。
机场内援藏专家们与家人、领导、同事们依依惜别,他们即将去到那片神奇的土地,书写人生中不一样的篇章。而让他们义无反顾做出援藏决定的,是背后家人、医院的支持与理解,让我们来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希望一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够上交一张满意的答卷”
张前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队长,也是这批队员里年龄最大的,所以她主动承担起了“大姐”的责任,“保证照顾好大家。”张前笑道。今年女儿刚刚中考完,即将进入全新的高中生活,尽管不舍,女儿仍很懂事地告诉妈妈,不用担心她。一句“学习的事儿主要靠自己”让张前感慨,女儿真的长大了。“我的家人都特别支持我。父母得知我要去援藏,特别激动,他们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有闯劲儿,不错!爱人也觉得我在他心中的形象立马高尚了。”张前打趣道。
对于在西藏即将开展的工作,张前表示,因为这是人民医院首次派出心内科的专家,具体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与对方科室进一步沟通磨合。自己的专业就是关于人种差异的,这次援藏有助于自己专业性的研究,一定要做出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为西藏的医疗做出点贡献。“海拔3658米的拉萨在等着我们,我们会在365个日子里把援藏磨砺成一首波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