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反复实验,混沌电路铅酸蓄电池除硫仪研制成功了,刘冀钊及其团队把目光投向了实际应用。
从实验到应用
混沌电路铅酸蓄电池除硫仪是一个长宽各约20寸、厚10厘米左右的方形箱体,“跟小的行李箱差不多大小,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行李箱的大小设计的,这样方便携带。箱体里面主要是电路和芯片,有一些模块是现成的,买来就用了,有一些要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设计或改造。”
“一个铅酸蓄电池除硫仪可以带动24节铅酸蓄电池,2014年以来某国企的200多座基站后备电源蓄电池应用了该技术在线除硫,初步核算了一下,相比直接更换铅酸蓄电池,大概节省了400多万。”
问及混沌电路铅酸蓄电池除硫仪的大规模生产问题,刘冀钊坦言:“我们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委托企业进行生产,基础的组装生产都是一样的,但关键的电路改造、制作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是出于保护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的需要。”
凭借这个发明,刘冀钊申请了多项专利,与团队成员协作获得了2017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百强、2017年兰州市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2018年甘肃省第八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并注册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刘冀钊任公司法人。
从创新到创业
刘冀钊的创新之路,是从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或比赛起步的,但在他看来,在这些项目和比赛中收获最多的是眼界的开阔和思维的转变。
“2016年参加第五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的比赛,我们只取得了第13名的成绩,但真的是心服口服,排在我们前面的队伍个个比我们强。当时第1名是诺基亚全球研发前副总裁带领的团队,他们很厉害,真的不一样,第12名是兰州爱城市团队,就感觉排在他们后面是件很幸运的事。”刘冀钊对对手表示由衷的钦佩。
在参加这些比赛的过程中,刘冀钊的思维方式渐渐发生了转变,他称之为“投资人的思维方式”,“在我以往的思维里,一旦有一个想法,首先做的是做出一个小的样品,经过实验反复测试通过后,再慢慢试着运用到实际场景中去;而我现在一旦有了想法,首先做的是申请专利,先将创意保护起来,具体的产品可以请别人去测试、去制作,这大大缩短了从创意到产品中间所花费的时间。”
说到创意,刘冀钊非常感念三位老师:马义德老师、张兴国老师和常蓬彬老师,“他们每个人在我的学习成长中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指导,侧重点都不同,但他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马义德老师给予刘冀钊更多的是基础知识的指导和学术方向的指引,“真的非常感谢马老师,曾经他帮我修改论文从早上十点一直到晚上八点,中间就吃了一顿饭”。有关混沌系统的知识更多则是张兴国老师传授给他的,“张老师已经退休了,他就是做混沌系统的,尽管退休了他还是坚持经常来实验室,手把手地教我有关混沌的知识”。采访过程中,刘冀钊提及最多的莫过于常蓬彬老师,“我和常老师平常交流很多,他本身有着创业导师的头衔,这在我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他会支持我们团队有机会就出去参加比赛啊、项目啊,他说关键不是让你们拿奖去了,更重要的是展示自己并且向别人学习,打开眼界,注意安全就是了。包括后来创业开公司,也都离不开常老师的支持和鼓励。”
创业实不易
刘冀钊给公司命名为“1909工作室”,“这个名字是参加第五届中国创新大赛的时候想到的,就想着兰大是1909年建校的,自己是兰大人嘛,走到哪都得表明自己的兰大身份”,刘冀钊笑着说道。工作室目前除了刘冀钊及其创业导师常蓬彬老师外,还有成员10名,其中负责技术研发的有两三个人,最小的是信息学院大三本科生丁伟康,“技术上还是比较靠谱的”,另有六七个人都是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的研究生,主要负责市场调研、市场推广等工作,“我们是一个很年轻很有活力的团队”。有一次带领团队去推理馆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刘冀钊惊讶于这些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不禁笑言:“我现在也尝试着去理解一些新出现的事物,否则就被社会潮流甩得太远了。”
技术研发工作基本成型。
市场调研的结果显示,混沌电路铅酸蓄电池除硫仪有电信电力、银行学校、自然能系统、矿山井下、航空航天、码头运输等11个应用场景,应用前景不可谓不广泛。
接下来的市场推广使公司发展陷入了窘境,“市场推广太难了,在市场方面我们既缺乏经验,也缺乏路径,只是硬生生地介绍我们产品的优势,不容易让企业采信,因为毕竟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大范围地投入使用,他们会怀疑你这个产品的安全性。所以我们目前正在根据国家和行业规定做安全检测,一旦安全检测成功,有了安全检测报告,希望能对市场推广有帮助吧,但迈出这第一步太难了。”言语间,刘冀钊流露出了诸多无奈和失落。
问到对公司未来的展望,刘冀钊表现出来的理智胜过激情,“我很少去设想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市场千变万化,很多行业巨头也会一夜之间崩塌,为新的行业所替代。创业的偶然性太大了,如同混沌一样无法预测”,刘冀钊笑言,“现在我能做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把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地走稳了,才能看下一步怎么走,见山开路,遇水搭桥,抱着去经历、开拓眼界的态度,慢慢地等待机会吧,结果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