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大报》
倡导 “ 八要 ” “十不准 ”
学校构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行为引导机制
本报讯 经校党委常委会批准,我校于近日首次推出以“八要”“十不准”为主要内容的 《西安交通大学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对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行为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规范。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把2018年确定为导师队伍建设年,把立德树人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并确定为“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首要内容。此次印发的 《实施细则》,做到了可操作、可考核,对引导导师立德树人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施细则》 坚持了导师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贴近性。要求导师认真履行培养职责,把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归纳为“八要”“十不准”,
共提出了58个具体要求。“八要”即“要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建设;要加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加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要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教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不断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要做好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十不准”即“不准讲授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社会伦理的内容,不得传播宗教,发表有损学校声誉形象的负面、消极言论;不准在招生中以权谋私、徇私舞弊,挂名为别人招生,以他人名义招生,突破指标限额或招生资格招生;不准超过1周时间不回复研究生的学业询问和论文审阅诉求;不准迟发、少发或发后收回研究生的导师配套津贴和助研津贴;不准在论文指导过程中设置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人为障碍,随意提高或降低毕业要求;不准违反学校规定让研究生承担科研活动费用、学
位论文评审及答辩费用等;不准签署虚假意见,违规委托他人填写培养各环节的鉴定意见或评审意见;不准索要或收受研究生及家长的现金、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在账目方面弄虚作假等;不准指使研究生承担导师个人或家庭的私人事务;不准突破道德底线,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通过“八要”“十不准”的实施,促使从细小处做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让导师从内心深处对这些规范产生共鸣与认同,从而自觉去遵守。
《实施细则》 建立了多方面共同参与的自查与监督长效机制。提出立德树人履职情况自查机制,要求导师每年填报 《立德树人职责履行情况自查表》,起到照镜子、正衣冠的自省作用。提出搭建立德树人的沟通与反馈机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监督,防止出现失范行为。与此同时,《实施细则》 强化了
失范必究的落实机制。详细规定了立德树人考核流程和考核结果的使用,明确将立德树人职责履行情况作为导师各类资格审核、考核、评优评先、评聘、绩效分配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对存在失范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理、拖延处理或推诿隐瞒的单位,将进行严肃处理。使导师和学院都能主动作为立师德、铸师魂,对建立立德树人新常态起到了保障作用。
目前,学校已全面进行了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履行情况首次自查,帮助导师时刻牢记自己的立德树人首要职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