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大学 - 《河南大学报》

娄源功会见台湾著名学者曾永义教授一行

2009-12-10     浏览(492)     (0)

  本报讯 学生记者 周凡荻 李媛媛 李晓晖 闵亚飞 12月8日上午,校长娄源功在新行政楼二楼接待室热情会见了台湾著名学者曾永义教授一行,希望双方加强沟通,进一步推动河南大学的发展,也为两岸文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随后,在我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及文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下,曾永义教授一行参观了我校新老校区和校史馆。
  曾永义先生在我校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三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从戏曲论治学”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开始前,文学院副院长刘进才教授向曾永义先生颁发了河南大学兼职教授聘书。报告会由文学院教授、河南地方戏研究所所长张大新主持。
  曾永义先生以自己对戏曲腔调的研究为例,得出腔调是以方言为载体产生的语言旋律的结论。其学生施德玉教授现场清唱了曾教授作词、自己谱曲的一段唱腔,来阐释词情与声情协调的重要性。曾永义先生指出,中国戏曲是以诗歌为本质,密切融合音乐舞蹈和特技,在狭隘的剧场上所呈现出的综合文学和艺术。在比较中西方戏剧体系后,曾永义先生强调,中国戏剧表演具有写意精神,是投入(体验)与疏离(间离)的结合。
  曾永义先生现为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台湾世新大学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昆曲大典》编审委员,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中心与首都师范大学昆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曾获台湾“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等。主要学术著作有《戏曲腔调新探》、《戏曲源流新论》、《俗文学概论》、《明杂剧概论》等二十二种,散文集有《莲花步步生》、《牵手五十年》、《飞扬跋扈酒杯中》、《人间愉快》、《清风明月春阳》、《愉快人间》等六种,被誉为“台湾戏曲界的领军人物”。
  曾永义先生还长期从事戏曲与民间文学艺术的维护发扬与研究工作,尤其致力于组织两岸的学者、演员进行互访或戏曲演出,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民俗艺术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悉,他将于近期带领剧团在郑州、商丘演出自编昆曲《李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