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外国语大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报》

规划学业助力起航

四 川 外 国 语 大 学 第 二 届 学 业 规 划 大 赛 决 赛 成 功 举 办

2018-05-30     浏览(106)     (0)
      
      5月15日下午,我校第二届学业规划大赛决赛在西区教学楼A栋报告厅成功举办。比赛由学生处、教务处主办,英语学院承办。副校长张季菁、相关院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代表和部分学生代表观看了比赛。
      勾勒学业蓝图 助力梦想起航
      本届学业规划大赛从4月初拉开序幕,各院系开展了朋辈分享会、主题班会、学业规划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全校共有1898名2017级学生提交了个人学业规划书,经各学院系初评,共有22名选手进入复赛。校级复赛根据选手提交的学业规划书评选与复赛训练营表现考评后,最终12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决赛采取参赛选手进行学业规划演示与现场答辩的形式评定奖项。
决赛现场,参赛选手围绕对大学学业的总体规划,从自我分析、目标制定、评估调整等方面进行展示,展现了选手们突出的制定计划能力与执行能力,更彰显出川外学子勇于把握发展机遇、敢于追逐高远理想的自我风采。
      学业规划展示中,参赛选手们畅谈理想,金句频出。1号选手陈晓玲提出的“当语言成为工具,语言学习者跨专业考研,将大大扩展未来就业可能性”观点,令人耳目一新;5号选手向渝从学业规划书的理念设计切入,详细讲解了所制定的从每日积累提高,每月缓冲调整到每年宏观指导的学业规划。8号选手肖博文针对小语种学生就业形势,通过就业数据库与相关人物访谈深入调查分析,提出小语种学生面临着“就业面窄”“跨专业就业困难”“就业后晋升空间小”的玻璃顶,做出了用“多语言+专业技能”的实锤,打破小语种学生就业局限的玻璃顶的学业规划,赢得观众热烈掌声。
      做好学业规划 展望长远理想
      在现场答辩环节中,选手们的现场表现和随机应变得到评委老师的一致点赞。6号选手丁银娇就评委关于“如何坚定考研的规划目标”的提问,从“性格沉稳,适合继续学习”的自我认知、法学专业的深造要求与就业市场分析进行回答,并提出“沉淀自我,奋力向上”的观点,得到评委们一致好评;7号选手谢泽强面对评委就学业规划设计方面广,是否具有可行性的疑问侃侃而谈,表示“培养多元爱好将是个人独特名片,精准的自我定位是计划书的形成基础”,并谈到自己对计划的理解,即“预防意外发生的工具,本身是用来不断调整甚至打破的。”
      最后,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彭江对比赛进行了精彩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每名选手都能以“我”为主,制定出为“我”所用的学业规划。他表示,学业规划是生涯规划的一大部分,对每位同学都影响重大,他希望同学们在制定学业规划中,能牢牢把握“成功为本、实事求是、成为自己、突破自己”的原则,做出规划后更要踏实执行,以“规划”为起点,展望未来,追求理想。
建设优良学风
促学生全面发展
      “我相信当同学们的梦想与行动邂逅时,一定会绽放出不一样的烟火。”张季菁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学业规划大赛予以了高度评价,肯定大赛达到了“以赛带学,以赛带训”的目的,她希望大一新生把握全新的学习起点与发展机遇,在宏观指导下,有序推进各方各面的学习,做“有备无患,有条不紊”的主动学习者。她表示,川外学子理应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无愧于时代的有志青年。
       我校举办学业规划大赛,旨在推动本科学生以科学的方法树立学业发展目标,做好大学阶段学业规划,促进校园优良学风建设和学生学业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人那样:“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本次学业规划大赛中,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充分彰显了川外学子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勇于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
                                      (新闻中心通讯社 安兰 吴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