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北工程大学 - 《河北工程大学校报》

凤凰涅磐 蓬勃发展
—记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作者:徐晓莹 唐 风    
2018-05-21     浏览(115)     (0)





  十年很短,石火光阴,转瞬即逝;十年也很长,长到当年经历这场灾难的人都已经过了岁月洗礼,有的已长大成人,有的已两鬓斑白。虽然汶川大地震已过去十年,现在的汶川也已重新起航,蓬勃发展,但当时的情景却永远难以忘怀。天灾面前,临危不惧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波及地区广泛,受灾情况惨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经历过如此灾难的汶川,无疑是破败而又惨痛的。高楼坍塌,曾经的繁华变成了一片废墟;有些人却因为汶川地震丧失了自己的父母或妻子、儿女,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反应迅速,组织官兵进行救援,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701班的周跃卿同学面对我们的采访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当时汶川地震发生时,我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学校组织我们为逝者哀悼,为灾区捐款。然后,我自己事后还捐赠了衣服,虽然不多,但只为一份心意。”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面对如此情况,身为家人的我们怎能不伸出援手呢?
  虽然发生了如此惨痛的事件,但汶川的人民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伤痛中,他们积极配合官兵做救援,努力挽救自己的同胞,将生的希望传递下去。
  天灾过后,积极向上8.0级的撼动,1.8万人的失踪,近7万人的丧生,并没有将这座城市打垮。
  十年前,北川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被毁于一旦,全县基础设施被夷为平地,十年后,北川新县城异地重建,而老县城则作为地震灾难遗址被原貌保护。10年前,楚天交通广播记者曾在一片废墟之中连线,见证铁军部队在这里的紧急救援,10年后,崭新的汶川映秀,展现出强大的重生的力量。10年来,他们在方方面面的帮助下,埋葬了亲人、平整了土地、走出了创伤,重新盖起了楼房,开始了新的生活。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勘查专业1503班的陈涛同学说:“地震发生后,我看到了当生命面对困难时家人之间互相鼓励,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就连陌生人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我为他们的坚强与乐观感动。”当时间从岁月的河床上静静流过,灾区人民的悲观离合、境遇变迁引人关注,震区每一个平凡人看似风轻云淡的默默前行,也在平静中彰显着巨大力量。
  天灾再袭,从容应对当大地震袭击汶川时,不仅释放出了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同样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和人类深处那些超越生死的潜能。
  汶川地震,我们被人性深深感动,同样我们也意识到,具备一定的防震知识的重要性。管理工程与商学院会计专业1701班的张晓雪说:“灾难发生我们无法预知,所以平时就要提高防震意识,学校有防灾演习时,我们应该积极配合,当灾难真正来临时,能做到冷静并且按照演习时的做,这样会将灾难带来的危害降低很多。”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十年后的今天,大地震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但与此同时,也为我们的以后指明了方向。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个人应该尽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良心———房屋建筑者不为节省成本而草草收笔,开发商不为不义之财而偷工减料,教育者不为提高升学率而忽略防灾教育,而作为监管者的官员不为追求政绩而吝惜自己的精力———如此的纪念,才是痛定思痛、面向未来的最好纪念。
  汶川十年,凤凰涅磐,其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