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一、项目层次该计划由教育部2012年启动,属于国家级立项项目,简称“国创计划”。
二、扶持政策:对于获批教育部“国创计划”立项的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
三、面向群体项目面向全体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实行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完成、自主管理。鼓励学生团队申请,团队人员一般不超过6人(含负责人)。
四、申报项目类别该项目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其中:
(一)创新训练项目。由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二)创业训练项目。由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创业报告撰写等工作。
(三)创业实践项目。由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基于前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五、时间安排每年组织申报一次,每年3月 -4月校内申报,5月 -7月组织评审。
六、申报流程第一步, 学生自主申报, 第二步, 学院审核推荐, 第三步,学校评审,第四步,确定推荐的项目,由学校统一分发账号,学生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 (http://cxcy.sdei.edu.cn/index.aspx)系统录入有关信息,第五步,省厅组织评审,推荐项目报教育部终审。
项目二: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一、项目层次该项大赛于2015年由教育部启动,属于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国务院李克强总理曾对大赛作出重要批示,副总理刘延东多次亲自接见获奖学生、指导老师和专家评委代表。
二、扶持政策(一)学校政策。入选省级答辩或评审环节资助1000元。同时,对于进入国赛环节的项目,每有一项进入四强答辩环节资助6万元,每有一项进入金、银奖答辩环节资助3万元,每有一项进入银、铜奖评审环节资助2万元;对于进入省赛环节的项目,每有一项进入省级四强答辩环节资助2万元,每有一项进入金奖、银奖答辩环节资助1.2万元,每有一项进入银奖、铜奖答辩资助0.8万元。以上同一个项目按照进入答辩环节的最高级别进行资助,不重复计算。
(二)山东省政策。获山东省金奖每项奖励5万元,同时对参加全国总决赛成绩优异的项目进行额外奖励,其中全国金奖每项奖励 10 万元,全国银奖每项奖励 5 万元。
三、参赛类型及条件
项目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就业型创业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一)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 2018 年 5 月 31 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且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下同)。
(二)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5 年 3月 1 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 1 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且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下同)。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三)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 3 年以上(2015年3月 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5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 且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毕业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四)就业型创业组。参赛项目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主要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高职高专院校也可申报其他符合条件的组别),其他高校也可申报本组。若参赛项目在 2018 年5月31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且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若参赛项目在 2018 年 5 月 31 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且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毕业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四、时间安排
每年3月 -5月校内申报,6月 -9月开展学校、省、国家三级评审。
五、参加方式
参赛团队可于3-5月份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项目三: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一、项目层次
该大赛由山东省教育厅于2014年启动,是目前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有财政资金支持的四项省级竞赛之一。(以下说明以2017年大赛通知为准,2018年大赛通知暂未发) 。
二、扶持政策
(一)学校政策。每有一项入选省级答辩环节资助1000元。
(二)山东省政策。获省一等奖每项学生团队奖励 1 万元、指导教师团队奖励 5000 元,获省二等奖每项学生团队奖励 8000 元、指导教师团队奖励4000 元,获省三等奖每项学生团队奖励 5000 元、指导教师团队奖励 3000 元。
三、参赛条件及类型
申报作品不限科类,所有专业的学生均可申报。参赛对象为我省高校 2017 年 7 月 1 日前在校的、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不含成人教育学生)。
作品类型分为实物创新、创意创新、实验创新、生产创新等四类,参赛团队可根据作品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赛类型。
(一)实物创新是指大学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条件,对已有产品进行改造升级或创造性地设计并制造出新的产品。实物创新需以实物或模型形式呈现。
(二)创意创新是指大学生基于独特的思维、新颖的构思和创造性的想法,以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设计出具有一定科技含量、能够满足学习、科研、生活、生产等需求的创意方案、概念描述等。创意创新需以二维或三维设计图例形式呈现。
(三)实验创新:指大学生在参与教学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理解,产生有价值的创意和创新想法,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方法,优选实验材料,优化实验流程,改进实验过程,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能耗、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等目的。实验创新必须基于真实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教学,且通过实际验证已经取得成功。
(四)生产创新:指大学生在参与生产实训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任务、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理解,产生有价值的创意和创新想法, 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方法,优选生产材料、改变生产方式、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能耗、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等目的。生产创新必须基于真实的企业生产过程,且通过实际验证已经取得成功。
四、时间安排
一般每年3月 -5月校内申报,6月 -10月开展学校、省二级评审。
五、参加方式
参赛团队可于3月 -5月份通过登录“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管理系统”(http://jycy.sdei.edu.cn/cxds/)进行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