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史宇光:用几何的语言探索宇宙之美

2009-12-05     浏览(1204)     (2)

史宇光长期专注于数学研究,专注于用几何的语言探索宇宙之美。他的研究领域是几何分析,包括紧致带边流形上的正质量定理和非紧完备流形的几何分析。他与多位学者合作,注重思想交流和合作,致力于用内蕴几何方法刻画共形紧流型的研究,并深化紧致带边流形正质量定理的研究。他觉得感觉到数学的美和几何的优雅是所有真正的数学家都有的真实感觉。


  史宇光1986年考入杭州大学数学系后始 终没有离开过数学这片神奇的天地。20余年 数学研究的学术生涯,让他专注于用几何的 语言去探索宇宙之美,乐此不疲。
  几何是宇宙间最美的语言史宇光的研究领域是几何分析,即用分 析方法解决微分几何或黎曼几何问题。本科 高年级时,史宇光就开始对微分几何 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93年,当时 在中科院数学所读研究生的史宇光, 参加了北京大学数学系和中科院数学 所联合主办的“几何分析讨论班”。这 个由张恭庆、丁伟岳等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 建立起来的讨论班,从成立开始就风雨无阻 地每周进行学术活动,直到今天。史宇光以学 生的身份参与讨论班的各项学术活动,从中 受益匪浅。目前,研讨班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大 学“几何分析”创新研究群体,史宇光作为其 中的成员,在十余年的共同交流、合作中也将 自己的研究推向了深入。
  史宇光的研究领域之一,是与广义相对 论有关的几何问题。他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 系的谭联辉教授合作从事相关研究,其中代 表性的工作是证明紧致带边流形上的正质量 定理,并于2003年完成了相应的学术文章,引 起了数学界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此外,史宇 光的研究工作还体现在对非紧完备流形的几 何分析上。他与田刚教授合作,研究渐近双曲 流形上的刚性定理。史宇光与田刚首次将 Riccati 方程运用到了刚性定理研究中。这项 工作被认为是关于内蕴几何方法刻画共形紧 概念的第一步,相关的研究仍在不断地深入。 数学家的幸福 曾有人将数学家的工作与诗人相提并 论,认为他们可以聚在一起谈论问题,却并不 需要合作,只要各自从事自己的研究和写作 就可以了。“数学研究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条 件,可以专注于自己喜欢的问题,也不像实验 科学那样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复杂的组织关 系。只要一个人,一支笔就可以工作。”史宇光 对这种说法部分同意,话语中流露出作为一 个数学研究者的幸福。但数学家之间同样也 需要合作,史宇光目前所从事的几项重要研 究,正是与谭联辉、田刚等学者联合进行的。 他们之间的合作,更多地体现在彼此思想的 交流上。数学家之间的头脑风暴,往往充满着 自由和思考的快乐。
  教学同样也是史宇光热爱的工作。他先 后担任了“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黎曼 几何引论”等近十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广受学 生的欢迎。史宇光很重视和学生之间 的交流,“学生常常给我许多非常有益 的启发。哪怕是比较简单的微积分问 题,学生也可能迸发出非常有趣的想法,让我 获益匪浅”。史宇光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直接 参与到他的核心研究工作中来,“我并没有什 么特别便捷的教学方法,就是带着学生一起 做问题,不做学不会”。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史宇光的求学和任教经历都很丰富,他 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做博士后的研究,也曾在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法国巴黎十二大和德国 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做过访问 学者,但他还是对北京大学有着最深厚的感 情。北大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氛围、对数学研 究的大力支持和聚集在这里的数学家和优秀 的学生,都对他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史 宇光及其合作者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他们 对未来几年的研究,有着清晰的规划。
  史宇光带领博士生,正在进行用内蕴几 何方法刻画共形紧流型的研究。这一课题目 前已取得较大进展,在无穷远拓扑平凡假设 下,已经能用曲率渐近行为刻画共形紧。在此 基础上,史宇光的研究团队进一步追问,在拓 扑不平凡情形下,如何刻画共形紧?并力求解 决如何刻画流形在无穷远处的拓扑的关键问 题。
  他与谭联辉教授也在进一步将紧致带边 流形正质量定理的研究进行深化,力求在非 负曲率流形的几何性质研究中取得重大进 展。这一研究的很多问题与广义相对论有着 密切联系。
  史宇光觉得,感觉到数学的美,感觉到数 与形的协调,感觉到几何的优雅,这是所有真 正的数学家都清楚的真实的美的感觉。(朱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