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北大收藏海外回归西汉竹书总数达3300余枚

最完整古本《老子》几为“完璧” 已亡佚李斯《苍颉篇》重现光彩

2009-12-05     浏览(516)     (1)

北京大学收藏了一批从海外抢救回归的西汉竹书,其中最完整的《老子》古本、已亡佚的李斯《苍颉篇》等珍贵典籍,这些竹简数量大、保存质量高,包含古代文献,有哲学、史学、文学、文字学、医学等价值。此外还发现了珍贵文献如古医书等。这批竹书系从海外抢救回国,目前已经开始研究。



出土文献研究所 供图


荨苍颉篇(汉兼天下,海内并厕) ◆学者参观竹书


  本报讯 北京大学今年收藏了一批从 海外抢救回归的西汉竹书,共3300余枚竹 简,文献价值颇高,其中包括最完整的《老 子》古本、已亡佚的李斯《苍颉篇》等珍贵典 籍。这是日前北大在藏西汉竹书情况通报暨 座谈会上发布的消息。
  据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 瀚介绍,北大收藏的西汉竹书是目前所见战 国秦汉古书类竹简中数量最大、保存质量最 好的一批,是继上世纪发现的马王堆帛书、 银雀山汉简、郭店楚简、上博楚简,以及2008 年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之后,问世的又 一座出土典籍宝库。经过整理研究,北大出 土文献研究所初步认定,这批竹简属于古代 的书籍,而不是以往出土简牍中最常见的文 书档案,它包含近20种古代文献,因此可称 之为“西汉竹书”,涵盖的学科门类有今天的 哲学、史学、文学、文字学、医学等。竹简总数 达3300余枚,其中可复原的完整竹简在2300 枚以上,从竹简上出现的“孝景元年”字样, 可以推断竹简的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其中 多数可能抄于汉武帝时代。
  竹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献当首推《老 子》。这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 出土的第三个《老子》古本,也是迄今为止保 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古本。据介绍,这个《老 子》古本现存竹简220多枚,5300多字,对文 意有影响的残缺部分占全书篇幅仅1% ,几 乎堪称“完璧”。其文字内容和篇章结构也与 以往所见各种版本不同,是探讨《老子》分章 问题最原始最齐全的资料,对《老子》一书的 整理校勘有极大帮助。竹书中还有秦朝丞相 李斯编著、自宋以后已经亡佚的文字学著作 《苍颉篇》。此书保存了1200多个完整的文 字,字数是以往所见各种《苍颉篇》版本的近 一倍,对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是极为宝贵的资 料。
  此外,竹书中还发现了记载180多个医方 的古医书、首次发现的史书类文献《周驯 (训)》、时代最早的古小说《妄稽》等珍贵文 献。这批竹书系从海外抢救回国,北大于今 年1月接受捐赠并开始研究。竹简保存情况 良好,表面一般呈褐色,质地硬实,字迹清 晰,墨色黑亮。竹简上的文字抄写工整,至少 有七八种书法风格,艺术价值极高。(朱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