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 - 《即墨区人民医院报》

向 阳 光 致 敬

作者:心内一科 刘青青    
2018-05-28     浏览(177)     (0)

文章讲述了作者生病就医的经历,反思了医患关系,认为心态平和、积极配合、沟通是正确的打开方式,相信美好和感恩医护是重要的。

前几天身体抱恙,头痛欲裂,被迫卧床,有病入膏肓之感。于是即墨青岛两地奔跑,看专家教授,做CT、M R I 、抽血化验、服药补液,折腾了10多天,现在终于可以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正常人的生活。

从健康人到病人,从医生到患者,这种角色转变,感受怪怪的,实在不够美好。工作十多年来都是风风火火,忙起来半天不喝一口水,饭亦可以不吃。别人夜晚甜蜜酣睡之时,自己却强打精神奔走在急诊、病房,不是这床胸痛就是那床憋气。紧张、焦虑、疲惫,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交代病情留有余地,注意病历书写别出纰漏......曾经这样的日子,时常抱怨,为什么工作这样忙这样累病人还是不理解,还会无理取闹。这下自己成了病人,没想到的是,在就医的过程中,我竟然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同事、抱怨起自己的同行。

在自家医院咨询过一堆同事之后,效果仍不理想,过了两三天,心中焦虑起来,是不是诊断错误?是不是治疗不对症?于是在家人的坚持下决定到上级医院看一下。那天一早,天刚泛亮,一路风尘,在遭遇了堵车、头痛加重、到处咨询、排队取号、耐心候诊等过程后,终于进入到诊室。当看到有本院职工带着病人插队看病、专家途中接电话等情形时,我心中充满了烦躁,原来曾经自己也这般令人讨厌。这个时候我才明白,病人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亦是相当敏感的,会记住医生的每一句话,会揣测医生的话外音,看病不是会客,会祈求遇到好医生,既要医术精湛又要医德高尚还要情商智商都在线。会希望医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得了什么病,需要怎么治疗,几天能好。作为医生,曾经对病人的这种要求感觉不可理喻,可此刻作为患者的我亦对我的主治医师这般苛求。

终于结束了,结果是:考虑低颅压头痛,但病因不明。那就卧床、补液吧。一天又一天,一周过去了,效果还是不佳,于是又开始怀疑专家的诊断,再换医生重来一遍。卧床在家的日子里,我时时烦躁,怀疑西医的无能,厌恶中医到处是赝品。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经历了二十年的求学生涯,工作后拿到了一打行医资格证书,工作、进修、再工作、再学习,这是我的亦是我很多同事的经历,甚至有人经历更丰富,但直到此时才明白那么多的理论,在疗效面前一切都是零。疗效永远是病人的第一追求。

最后头痛是怎么好的,我自己也糊涂了,是补液补足了,是中药发挥作用了,是血管拮抗剂的疗效,还是中医理疗的功绩?总之我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了。

走出家门已是春光满园,退去厚重的外衣,换上轻便的春装,阳光不燥,微风正好。回到工作岗位,昔日的兄弟姐妹依旧可亲可爱,看他们健步如飞,活跃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喧嚣的门诊大厅,24小时灯火通明的新急诊大楼,一群永远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身影,一切都是美好的。此刻思维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医患并非天敌,感觉好恶最终取决于自己的心态,若心中住着一个魔鬼,那么即使天使降临,恐怕也感觉不到美丽。只有心中充满阳光,学着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去理解,去接受,让神经不要那么敏感,少较真,少挑剔,积极配合,注意沟通,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对疾病康复有益无害。

原来生病是有好处的。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思维是片面的,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医患关系,我们常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这里我要说,对于病人,无论是否能治愈,安慰却是永恒的。亲爱的患者朋友,也请你们相信,医疗没有那么多黑幕,医生这一行列只是普通人群的一部分,而且其学识、责任心要高于普通人群。当你面临医生不同意见时,请相信在生死面前没有人会退缩,所不同的只是经验和认知。

相信美好,一切才会美好;拥抱阳光,生命中才会充满阳光。在大好春色里,我们每一个人只是一棵小草,但亦可以有大树的情怀,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经历,感恩那些曾经为你的健康付出辛苦努力的医护,感恩曾经挑战你的思维桎梏,让你对疾病又有新的认识的患者。向阳光致敬,向生命致敬,愿世间安好!